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新創展頭角 慈大教授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高藻膽蛋白葛仙米的栽培與生醫應用」是由耿念慈副教授(右2)團隊與慈濟醫院、清華大學共同研發。
「高藻膽蛋白葛仙米的栽培與生醫應用」是由耿念慈副教授(右2)團隊與慈濟醫院、清華大學共同研發。

慈濟大學在第21屆國家新創獎中,以三項優秀研發成果奪得學研類與精進類獎項,充分展現學校在醫療創新與生醫研究領域的實力。本次獲獎的研發項目包括「高藻膽蛋白葛仙米的栽培與生醫應用」、「腹腰部深層肌肉的穿戴刺激裝置」、「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凸顯慈濟大學持續致力於研發創新、提升人類福祉的決心與成果。

「腹腰部深層肌肉穿戴刺激裝置」,由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楊志鴻助理教授實驗室團隊、運動科學團隊及物理治療系學生共同設計開發,該裝置已榮獲中華民國與美國發明專利,2023年獲國家新創獎,2024年再獲國家新創精進獎的肯定。此技術的核心原理是透過外部隨機振動刺激,活化並控制腰部深層肌群,提升腰部動態控制能力及運動表現,不僅適用於專業運動員,在復健醫療中顯現極大的應用潛力。

2024年,團隊針對裝置進行優化升級,採用更先進的材料和元件,提升性能、穩定性、耐用性與使用便捷性。同時,團隊積極推動原型設備商業化,與台灣儀器製造商合作,優化製造過程,期望產品能進一步應用於老年人照護與個性化復健方案,為更多病患提供便利與支持。

楊志鴻教授團隊研發「腹腰部深層肌肉穿戴刺激裝置」,榮獲國家新創精進獎的肯定
楊志鴻教授團隊研發「腹腰部深層肌肉穿戴刺激裝置」,榮獲國家新創精進獎的肯定

護理學系林祝君副教授團隊開發的「醫療管路固定結構」則針對口腔癌患者或口部及周圍有傷口且需由鼻腔置放氣管內管 (ETT tube)的病人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該項研發優化自2023年獲獎的「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使用更靈活的定位設計,可快速調整管路位置,降低患者的不適感,提升護理效率,並減少受壓面積以增加通透性。2024年,這一技術完成專利授權,並由廠商進行設計打樣,預計於2025年底或2026年上市。再次肯定及證明慈濟大學的醫材創新研發能量,深具以人為本的臨床應用與產業價值,即使位處東部也能發揮護理影響力。

榮獲國家新創學研精進獎之「醫療管路固定結構」是優化自2023年得獎作品「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
榮獲國家新創學研精進獎之「醫療管路固定結構」是優化自2023年得獎作品「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

榮獲國家新創獎的「高藻膽蛋白葛仙米的栽培與生醫應用」,由護理學院耿念慈副教授團隊與慈濟醫院、清華大學共同研發。葛仙米是一種富含藻膽蛋白、多醣體及維生素的淡水藻,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功效,但因傳統栽培方式限制,產量稀少且價格昂貴。團隊創新開發的高效栽培系統,可將葛仙米產量提升2到3倍,藻膽蛋白含量增加3到5倍,並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綠色循環農業的發展。耿念慈副教授表示:「團隊深耕偏鄉部落,以技術創新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花東偏鄉部落經濟帶來新契機,吸引外部資金支持,助力青年返鄉創業與就業。」

慈濟大學研發長曾俊傑教授表示,期許慈濟大學優秀團隊在為人類福祉發展努力及帶來創新研究的同時,鏈結產業培育研究人才,邁向國際。亦能夠為未來社會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為人類的進步作出更多貢獻。

撰文/慈濟大學、攝影/李家萓、曾繼鋒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