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科學家指出:空氣污染與早逝相關

科學人

發布於 2022年01月14日01:48 • 科西爾(Susan Cosier)

空氣污染會致命的有力新證據!

2018年美國加州營溪大火延燒時,天空瀰漫煙灰和污染物,懸浮微粒(PM)濃度普遍超出每立方公尺12微克,且節節上升達到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空氣品質指標中「不健康」的程度,有些地方甚至高達每立方公尺幾百微克。

這些濃煙中含有直徑2.5微米或更小的微粒(PM2.5),汽車燃燒汽油或發電廠燃燒煤炭時也會排放這類微粒。由於它們非常微小,極容易吸入肺部深處,造成短期呼吸問題。此外,過去有數千項研究顯示,長期吸入這些微粒會加劇氣喘發作,導致心血管疾病、新生兒出生體重過輕等問題。醫學界對這項關聯有共識,然而EPA委員會的一些委員(經美國總統川普任命重整),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顧問,卻聲稱這些研究無法顯示直接的因果關係。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家多明尼奇(Francesca Dominici)和同事在今年7月的《科學進展》中回應,以全面且詳盡的研究確立了空氣污染與早逝的關聯。

一般空氣污染研究皆使用統計學的迴歸分析法,這項分析法的主要用途是找出某個因子(例如空氣污染)影響特定結果(此例中就是死亡率)的可能性。但迴歸模型是否合理考慮其他可能因子,則並不那麼明確。多明尼奇團隊在這篇論文中應用了包括迴歸分析等五種統計方法來分析16年來6850萬名聯邦醫療保險投保人的5億7000萬筆診療資料,以區辨出微粒污染物和其他因子的效應,幾乎和隨機試驗相仿。隨機試驗是找出因果關係的標準方法,卻不能應用於這類研究,因為這樣做不道德。多明尼奇說:「過去人們從未以多種統計學方法來分析空氣污染和死亡率。」

研究結果顯示,若嚴格規範PM2.5容許值,從每立方公尺12微克進一步限制在10微克,可降低老人死亡風險7%,10年內解救14萬3000條性命……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科學人雜誌】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