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台灣電信業者趕上eSIM卡潮流,消費者有什麼好處?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8年11月02日03:31 • 發布於 2018年11月01日11:30 • 吳元熙

蘋果iPhone XS、XR新機具備nano-SIM卡和eSIM卡的雙卡雙待機功能,目前已獲得十個國家的電信業者支援,台灣也正式加入熱潮,中華電信、遠傳和亞太電等業者,將自11月起陸續開放服務,並提供免收300元設定費優惠;台灣大和台灣之星則表示,正在測試當中,將盡快趕上進度。

eSIM卡是什麼?消費者不需要使用實體SIM卡,即可透過嵌入式SIM卡(Embedded -SIM)提供服務,以無線升級軟體(OTA, Over-the-Air) 技術,將SIM卡所需資料下載於iPhone新機。

雖然,蘋果先前的Apple Watch Series3,就已經能搭配eSIM使用,但產品內建的eSIM卡並不會有自己的門號;向電信業者開通服務後,只有與手機門號配對連線時,才會有效,僅能稱為「一號多機」。而這次的搭配新iPhone的eSIM雙卡服務,究竟適合誰申辦,又會帶來哪些便利性?透過蘋果官網的說明和各大電信業者的看法,將會更加清楚:

區分工作門號和商務門號

雙卡雙待,指的是在同一支手機內安裝兩張SIM卡,能接收兩個門號的來電、簡訊(雙卡雙待),對多數Android手機使用者而言,早已熟悉此概念。但蘋果的雙卡服務,並沒有提供「雙通」,也就是說,當有門號在接聽電話時,另一張無法上網也接不了電話。不過,相較於大多數Android實體雙卡機,蘋果eSIM仍能省下更換卡片的的步驟。

另外,eSIM門號雖然可新申辦、攜碼,不過若選擇使用和原本手機門號不同的業者,目前需親自到電信門市「解鎖」,和實體SIM卡隨插隨用相比,仍顯麻煩。

出國

蘋果eSIM的最大好處,莫過於出國工作、旅遊時,不需更換實體SIM卡,可直接切換當地電信業者服務,即可選用行動上網,並省下「漫遊費」。但根據蘋果官網,截至今年9月為止,只有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加拿大、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克羅埃西亞和印度等十個地區有電信業者提供服務,另外雖有GigSky和Truphone等跨國服務商可選擇,但上網費用較為昂貴。

換言之,若追求免漫遊費、免換卡的優惠,現階段仍以前往歐、美的民眾較能享有福利。

分類選擇

蘋果eSIM雙卡服務,會自動沿用消費者撥打給聯絡人的門號,不需每次選擇。
蘋果eSIM雙卡服務,會自動沿用消費者撥打給聯絡人的門號,不需每次選擇。

針對使用者體驗,蘋果在不同門號的選擇與切換間,下了較多功夫。例如「自訂標籤」功能,能針對不同聯絡人、通話和簡訊指定專屬門號,而蘋果內建的iMessage 和 FaceTime,同樣可選擇搭配主、次要SIM卡;另一方面,也能將語音與數據方案分開使用。

根據各家業者資訊,目前新申請或攜碼至eSIM門號,消費者仍需親至門市辦理,但不久後,有機會直接透過App申辦。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預估,2020年支援eSIM的終端設備出貨量,可能超過2億台,甚至有機會,達到3億至4億台的規模。在蘋果魅力影響下,過去不願加入eSIM服務的電信商逐漸做出讓步,加上華為在中國布局eSIM智慧手錶,這兩大業者的推廣,可望逐漸提升消費者接受度。不過,未來發展關鍵仍在於,電信業者是否能降低設定費、簡化申辦程序,創造符合期待的轉換方式。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