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日本人難以理解的「台式人情味」

換日線

更新於 2021年09月15日10:39 • 發布於 2021年09月07日10:48 • 佐藤峻/日本人的台灣創業紀錄
日本人難以理解的「台式人情味」
日本人難以理解的「台式人情味」

大家好!我是在台灣創業,經營數位行銷公司 applemint 的代表佐藤(Leo Sato)。

最近,台灣的財經媒體專訪了優衣庫(Uniqlo)的台灣市場 CEO,內文提到在疫情肆虐全球下,Uniqlo 去年海外營收大幅下滑,台灣卻是當中極少數逆勢成長、一支獨秀的市場,更創下連續10 年高獲利的紀錄。

然而,可別以為所有來自日本的跨國企業,在台灣都發展得如此順利:事實上,儘管近年因為貿易戰、疫情等世局變動,日本企業紛紛大幅加碼台灣,2020 年日商(零售業)來台投資金額更暴漲 358%,但實際上真正能成長獲利的企業,並不如大家想像中得多。

日本企業進軍台灣已經是大趨勢,但不論規模大小、所屬產業,在「一支獨秀」和「鎩羽而歸」之間,關鍵的差別在哪裡?

我認為,是有沒有「在地化」的決心。

舉例來說,根據這幾年的觀察,多數進入台灣後發展得不順利的日系企業,彼此間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在台灣沒有決策人」──也就是說,台灣市場的策略由日本總部掌控,按照日本總社的思維和制度營運,自然無法適應台灣市場的特殊條件。

有人會問,可是如 Netflix 或 Facebook 在台灣的策略,不也都是在國外決定的?在台灣卻還是進展得很順利啊!確實,「外商」在台灣沒有決策人的話就會失敗這個理論有破綻;但關於「日商」、尤其是比較傳統的日本企業,我卻覺得這句話再正確不過了。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這要從日本特有的「管理模式」、「領導型態」,和台灣市場之間的巨大差異講起:

「對手也能是朋友?」──日本人難以理解的「台灣人情味」

首先,對台灣老闆來說可能習以為常、但絕大多數剛到台灣的日商經營者都會瞠目結舌的一件事,是商場上「亦敵亦友」的關係和人情。

舉例來說,台灣的不動產公司很常向日系公司推銷店面,如「要不要進駐〇〇區的〇〇百貨」等等。這時候,多數日商的策略往往是「自行」分析研究、比價,和業主談判⋯⋯等等。直到確定了對自身最為有利的條件後,才下決定。

但台灣的許多企業卻不是這樣做的:要在百貨公司展店的老闆們,多半早有一個發達的人脈網絡,他們會先向自己信任的、已經在該百貨展店的「前輩」請教,了解談判過程中的「眉角」、取得各式各樣的情報(資訊)後,再和不動產業者與百貨談判;甚至有可能是直接透過其他業者的「介紹」,用更優惠的條件進駐。

這一點,其實絕大多數的日商都是難以理解的:舉例來說,彼此相互競爭的兩家成衣業者,怎麼可能會共享事關展店固定成本的重要情報?自己苦心研究後得到的經驗直接分享,不是在幫競爭對手省錢省事、打擊自己嗎?

舉上面這個例子,不是在說誰優誰劣、誰對誰錯,而是兩地企業「文化」上的大不同:在台灣,或許因產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家相對習慣在部分領域彼此聯手、交換資訊,好一同「對抗」更大規模的財團或競爭者等,也因而衍生出這樣獨特的商場「人情味」;反觀在日本國內,可能由於各大集團彼此涇渭分明、對會社「忠誠度」的要求更高,這類同業競爭者之間「交個朋友」、「情報共享」、「資源共享」的行為,甚至可能會被視為「背叛公司」。

而在認知到台灣市場的這個特色後,較靈活的日商,就會開始「入境隨俗」──例如我有一個(日商)客戶在台灣展店,這個日本老闆,現在已經很常和競爭對手交換情報。例如他會對同樣在台灣打拼、自己信任的日商老闆們說:「〇〇不動產向我推銷一個月〇〇元進駐〇〇百貨的方案,貴公司呢?」等等。

「能像這樣跟競爭對手的老闆建立信賴關係,是只有在台灣才可以做到的事。」有一次,他笑著這樣對我表示。確實,在日本國內和很多海外市場,即使有企業「想要」如此做,仍多會被對方(日商)視為「必定有問題」,得不到任何情報。

科技再怎麼發達,傳統日商決策依然緩慢

有了 Zoom 或 Slack、LINE 之後,「理論上」無論同事在哪裡都可立即聯絡、在全世界都可以遠端工作了,何況日本跟台灣的距離這麼近、時差也不過 1 小時而已。

但明明身處這樣的時代,為何眾多在台灣沒有決策者的日本公司,卻仍普遍出現「決策速度過於緩慢」、「跟不上台灣市場變化」的情況呢?

我認為原因倒不在負責人身處的地理位置,而是有沒有關於「現場」的洞察,與公司能否「充分授權」

我來介紹一個例子:我們公司有一位客戶在販賣飲用水,這個客戶在 2021 年 5 月台灣 COVID-19 疫情加重、發布第三級警戒後的隔天,馬上決定將數位廣告的預算提升兩倍。理由有兩個:

  • 當時台灣有許多人囤水,水的需求量突然增加。
  • 自己公司的實體店舖完全沒有客人。

聽到這些你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但這家公司之所以「能夠」在台灣發布三級警戒後的隔天,馬上將數位廣告的預算提升兩倍,是因為決策者真的「在台灣」的關係──因此,他(決策者)能親自接到許多台灣客人詢問大量買水事項的電話;隔天,當他實際前往賣水的店舖,也親眼看到沒有任何人外出的景象。一切都是親眼確認「現場」發生什麼事情後,所下的決策。而在這家飲用水公司的老闆迅速判斷下,他們 5 到 6 月的新顧客數量翻倍成長。

即使在日本有「No.1 行銷人」之稱,運用統計學讓 USJ 營業額從谷底攀升的森岡毅先生,每天也會在 USJ 的園內四處行走,查看「現場」以確認自己數字的精確度。

反過來說,如果這家飲用水公司的老闆(決策者)「在日本」(實際上或說心態上都可以)的話,會怎麼樣呢?以下是發生概率極高的模擬情境:

我(在台灣的現場人員或合作夥伴):「台灣對水的需求大量增加!而且外面實體店面都沒有人!我們來提升數位廣告預算吧!」

在日本的決策者:「你可以給我提升數位廣告預算後,販售數量會提升多少的模擬數據嗎?」

我:「知道了!」

(隔天傳 E-Mail)

(根據彼此時程、約好於 3 天後用 Zoom 開會)

(會後)在日本的決策者:好的,我們公司內部再討論一下。

然後,在各式各樣的「討論」過後,最終決定提升數位廣告預算,已經是 3 個禮拜後的事了⋯⋯。

日本人的傳統「領導模式」,無法適應台灣市場

話說回來,日商常常被說「決策速度很慢」,早已不是新聞。但大家知道為什麼日本人 / 日商的決策速度會這麼慢嗎?真的只是因為「日商普遍很保守」嗎?

在這裏,有一個很有趣的報導給大家參考:2017 年的《哈佛商業評論》上,有一篇文章〈Being The Boss In Brussels, Boston, and Beijing〉,當中討論了「各國領導人的處事方式」。

根據這篇文章的觀點,日本人的領導型態,屬於「階層主義」加上「建立共識」型的綜合體。

「階層主義」指的是組織內有很牢固的上下關係,通常在這類組織中,下屬會很大程度甚至無條件服從上級的決定。如此一來,隨著組織越來越大,「層層請示」、「等候裁決」等過程,就會成為公司或政府官僚體系的日常。

同時,日本多數組織,不只有「階層主義」,還有「建立共識型」的特色。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既有嚴厲的上下關係,上頭的人卻也不能獨自決策。」就算位居組織高位的人,也要獲得更上層階級、或其他同階級的人「共識同意」,才可以下決定。

在日本,有一個詞專門形容這件事,即做決策之前需要先獲得「其他大人物」同意──這個詞叫「打根基(根回し)」。在日本商場上,可以說是非常基本的「處世之道」,也因而成為決策緩慢的元兇之一。

我們舉台灣市場的經營為例:一家大型日商到台灣發展特定業務,也指派了專案負責人。但這個業務的負責人若要進行決策,很可能不只要先向他的直屬老闆(例如海外事業部長)鉅細彌遺地報告、取得同意;他的老闆(海外部長)可能還要跟社長、專務和所有高階主管們「打根基」。換言之,等到最後高層們終於有了「共識」,願意共同推動某個決策開始執行時,台灣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早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改變中的日商思維

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每個市場都有各自的消費者偏好、市場特性與企業文化,當中沒有必然的誰優誰劣。但認清彼此的不同後截長補短,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也能調整到最適合當地市場的營運模式,才是真正有效的「在地化」。

日商到台灣投資的「成」與「敗」之間,差的也往往不是規模、資金或品牌,而常常在於營運者的心態。

有趣的是,最近我也觀察到,不少過去常被視為「保守」的日商到了台灣投資後,反而變得靈活了:例如有越來越多日籍決策者被派到台灣後,過了一段時間後,已經漸漸不需要事事獲得總公司的同意了。(笑)

此外,很多知名日商也開始轉變管理模式──只要在海外分部有所成績,總公司會逐步增加該分部或決策者的權限,並且減少「日本外派幹部」、增加「當地(台灣)幹部」。

這樣循序漸進、邊做邊調整的模式,不失為無論日商或台商,在積極向外「走出去」開拓市場同時,也能回頭最佳化自身管理模式的參考。

執行編輯:劉芳瑜
核稿編輯:張翔一

【延伸閱讀】

●因疫情而改變的日本,與沒有改變的台灣
●日商為何紛紛來台發展?許多日本老闆不會告訴你的真相──而這也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