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五倍券用現金較好?學者:限期紙本票券更加速刺激消費

經濟日報

更新於 2021年09月24日17:56 • 發布於 2021年09月24日11:0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五倍券是否能對台灣的經濟起作用?中經院院長張傳章以去年「三倍券之經濟效益評估」,指出去年根據總體實證結果估算,在不同替代率設定,最低50%至最高90%,以及有無民間消費之「其他」類別效益加乘的情況下,對國內實質GDP助益介於463.3至1,015.7億元,經濟成長率增加0.24到0.53個百分點,今年關鍵點則在於是否能快速花完、花在非日用品上。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蔡宜展指出,印製紙本票券搭配加碼優惠以及有使用期限規定,有短期期限要求,相較於現金,更可刺激民眾加速消費。

今(24)日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公共經濟研究中心與台灣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一場「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邀請台灣經濟學會理事長王泓仁、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中經院院長張傳章、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台大經濟系副教授蔡宜展等專家學者,共同來分享其研究,也期待能與政策呼應。

蔡宜展指出,哪一類人邊際消費傾向最高?低所得勞工或低所得族群是一類,故政府補助的一塊錢,通常可增加他們一塊錢的消費;另一類為擁有相當高非流動資產的高所得族群,例如背高額房貸,手中可用的流動資產非常少,同樣有非常高的邊際消費傾向。經濟學家將這些人定義為Hand-to-Mouth consumer。

哪一種產業受惠最大? 假設消費降低原因是疫情造成消費者不敢出門,網路購物或電商平台產業受會攀高,無助於實體接觸服務業業績;假設消費降低,是因所得跟財富的降低,則政府對民眾所得的挹注,會鼓勵民眾出門消費,對受災情影響慘重須與人接觸的相關產業可能會有較大的幫助。

台大研究中心主任連賢明研究,採用財政部2019到2020年的每日電子發票資料,結果顯示政策實施後綜合零售業及餐飲業之每週平均銷售額顯著增加4.6 %與9.9 %,推算其因發放三倍劵所帶動的新增消費分別為228億元及91億元,顯示三倍劵帶動至少300億的新增消費,此外,採用事件研究法發現三倍券政策之效果顯著持續約6週,說明「振興三倍券」短期內具備促進消費的效果。

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則是分享《不均衡復甦的「五倍券」理論思考 》,不同的部門、產業、業態與商業模式產生興衰差異,形成史上少有的「不均衡復甦」,製造出口與運輸物流成長,實體接觸經濟活動急凍。

許添財建議政府應該針對不同業者可依據相關的消費動機理論分類,進行受眾(targeted audience)攻略,運用現代商業科技搭配五倍券的發行,採「精準行銷」作為,吸引不同所得水準與消費動機者來購買。尤其,更可利用社群平台互動,廣召各方潛在消費者來店或線上交易。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