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Kuga ST-Line 身為 7Car<小七車觀點> 長期測試車輛陣容中,第一輛 SUV 車型,經過近 1 年的體驗下,感受到其視野表現與先前長期測試車款確實有所差異。
Kuga ST-Line 的著坐點較房車更高,因此望向前方的視線可較遠一些,有助於掌握前方路況。
由於 Kuga ST-Line 的車高達到 1,678mm,相較於過去長測的房車與掀背車高出約莫 20~30 公分,使得著坐點也隨之升高,因此望向前方的視線可較遠一些,有助於掌握前方路況。駕駛望向右側的視線範圍夠廣,但因離低高較高,車身右前下方的情形並不易即時掌握,可透過更密集的提早查看來解決。至於 A 柱的造型略顯粗壯,但角度適中,稍微擺頭即可掌握右前方動態。駕駛往左後方望的視野受到 C 柱與 D 柱的影響而較為狹隘,不過後窗與後擋風玻璃的高度足夠,仍可提供一定的視線來判斷左後方來車動態。
駕駛望向右側的視線範圍夠廣,但因離低高較高,車身右前下方的情形並不易即時掌握,可透過更密集的提早查看來解決。至於 A 柱的造型略顯粗壯,但角度適中,稍微擺頭即可掌握右前方動態。
駕駛往左後方望的視野受到 C 柱與 D 柱的影響而較為狹隘,不過後窗與後擋風玻璃的高度足夠,仍可提供一定的視線來判斷左後方來車動態。
後方視野部分,Kuga 的左側車外後視鏡調整至正常角度後,可映照出足夠的左後方視野,將角度稍加向下後可進一步掌握左側車身。右側車外後視鏡造型接近梯形,反射的範圍廣度算大,調整至車身佔約 1/4 處,仍可提供右後方足夠的視野,便於判斷行車動態。可惜無倒車自動向下調整功能,在路邊停車時仍須自行向下調整來緊貼路緣而不擦傷輪圈。車內後視鏡與後擋風玻璃的造型呼應,足以判斷正後方的視野,然而因車高較高,下方的視線需透過倒車顯影輔助系統來補充。右後方視野受惠於面積偏大且上下線條方正的設計,判斷右側的動態算是足夠,然而 D 柱粗壯的造型而影響右後方的視線,實務上可與右側後視鏡來回搭配檢視,輔以 BLIS 視覺盲點偵測系統的輔助,才能更加安全。
左側車外後視鏡調整至正常角度後,可映照出足夠的左後方視野,將角度稍加向下後可進一步掌握左側車身。
右側車外後視鏡造型接近梯形,反射的範圍廣度算大,調整至車身佔約 1/4 處,仍可提供右後方足夠的視野,便於判斷行車動態。可惜無倒車自動向下調整功能,在路邊停車時仍須自行向下調整來緊貼路緣而不擦傷輪圈。
車內後視鏡與後擋風玻璃的造型呼應,足以判斷正後方的視野,然而因車高較高,下方的視線需透過倒車顯影輔助系統來補充。
總結來說,Kuga ST-Line 雖然有 SUV 車高較高而帶來視野較遠的優勢,然而著座點偏高的天性,對於周圍的視野掌握度確實不如房車及掀背車,在駕駛之時應多加留意,並善用輔助系統,才可在享受視野之餘,兼顧安全。
右後方視野受惠於面積偏大且上下線條方正的設計,判斷右側的動態算是足夠,然而 D 柱粗壯的造型而影響右後方的視線,實務上可與右側後視鏡來回搭配檢視,輔以 BLIS 視覺盲點偵測系統的輔助,才能更加安全。
本週使用情形方面,Kuga ST-Line 主要由小七哥本人於台北市區進行日常代步之用,自前一次加滿 98 無鉛汽油後,累積行駛 229.4 公里後添加 39.92 公升的 98 無鉛汽油,換算平均油耗數字約為 5.746k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