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他們為「輔具」寫下環保再生與服務人生的故事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更新於 2022年06月18日03:12 • 發布於 2022年06月18日03:05

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志工,神情專注的維修輪椅、電動醫療床、氧氣製造機等醫療輔具,他們不是專業的師傅,卻能將原本要報廢的二手輔具,重新又賦活它的功能,慈濟基金會成立全台環保輔具平台,志工不僅到府回收,清洗修繕消毒後,再親送到需要的家庭,減輕照顧者家庭經濟上及身心上的的負擔。

「冷冰冰的醫療輔具,放在那裏就只是個器具;送給需要的人,賦予它使命,活用它,就是最好的陪伴者。」慈濟環保輔具平台推動者謝國榮,輔具收送及維修已有十七年的歲月,俐落熟練的身影,看不出已是六十七歲的年齡,常一個人載運超過百公斤的醫療床、輪椅等輔具給案家,也帶動全台多縣市及離島的澎湖,在當地成立輔具平台。

開啓謝國榮輔具之路是在2006年,因關懷車禍癱瘓的年輕人,在狹小的巷道裡,看到開著老舊的貨車,載著老母親的志工,帶來了氣墊床及居家護理用品給患者,在得知他因長期照顧中風的父親,以同理心付出在輔具的運送,謝國榮深受感動,當下心中發願,要推動輔具這個區塊,並協助慈濟成立環保輔具平台,嘉惠更多家庭。

十多年前,他將位於公寓四樓的住家,挪出空間及陽台做為二手輔具倉庫,如今輔具流通更多,他將老人年金用來租賃倉庫存放輔具,及時能提供患者所需;在早期網路未能普及的時代,他的手機簡訊就如平台資料庫,民眾只要將姓名、住址、需收送的輔具,傳送到他的手機簡訊,他即展開運送的任務。

認真的謝國榮全心全力的投入,不分日夜收送輔具,從十多年前至今,他的電話號碼一直維持不變,二十四小時電話開機服務,足跡遍布全台各地,他主動找上各大醫院,提供輔具給經濟困難的患者,也結合政府機關、長照機構、社福團體等,在通訊軟體成立「社區連結群組」,做為輔具資源共享的善循環。

也因全台輔具資源共享的交流,在2021年,長照集團標下嘉義縣前華濟醫院,將原有的五百多張醫療病床捐給慈濟,謝國榮和團隊們在一年前即開始接洽規劃,尤其有些弱勢的機構,如精神、療養院機構,有些患者進去就到終老,病床二三十年沒換,媒合到的輔具,可減輕機構負擔,也能讓患者更為舒適安全。

謝國榮以十多年的經驗及資源,統整及分配輔具,從回收、檢修、清潔、消毒、運送等,一整套SOP作業,協助慈濟基金會於2017年成立環保輔具平台,彙整全台二手輔具資源,志工們走入陰暗巷弄、偏鄉角落,將輔具親自搬運到府,免費提供給有需求的民眾。

謝國榮和團隊們更自費自假跨海至澎湖及金門離島,為偏鄉地區挹注醫療資源,補足各地輔具平台的庫存,並提供技術上的專業指導,成為最佳的支持後盾。

目前全台各地已成立24個環保輔具平台,為了方便民眾快速申請,慈濟環保輔具平台以Google表單連結,於今年五月也運作line系統平台,五年來累計關懷17000個家庭,送出28000件環保輔具,需求年年成長,2021年已送出11000件以上的環保輔具。

侵入性的醫療輔具是需要醫護人員指導使用,輔具團隊結合人醫會加入送愛行列,家住台北木柵區七十多歲的老奶奶,照顧六十多歲的弟弟,急需要一台抽痰機,在新莊開業的人醫會醫師,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穿著醫師袍來回騎了四十公里路,去到案家做衛教,圓滿了送輔具的任務。

每個個案背後都有段感人的故事,九十五歲卧床的老奶奶,子女們希望母親的天空不再只是天花板,但已屆高齡的他們,無法順利搬動老奶奶,謝國榮從倉庫找到移位機,經志工整修及測試,讓老奶奶可以坐在輪椅上,走出戶外看到美麗的世界,也圓了子女盡孝道的心。

「送輔具並非送貨,更要有同理心。」謝國榮難忘「輪椅女兒」的個案,一個老奶奶覺得她坐的輪椅已經陷下去了,女兒想幫母親換一台,經檢視輪椅並沒有問題,但謝國榮感受到老人家因長年禁錮在房子裡,內心會沒有安全感,不能以常理來判斷,所以換一台給她使用,奶奶非常高興,女兒也感到很欣慰。

「堅持親自送達,親送才能瞭解案家情況。」有一次,送一台氧氣製造機到案家,電話聯繫時,對方聲音聽起來很年輕,他誤以為是看護,到達目的地,等待了二十分鐘還沒看到人,當走過去按門鈴時,只見一位老婆婆,步履蹣跚吃力的走過來,原來七十多歲的女兒,照顧九十多歲的母親,且女兒腳就開了六次刀,謝國榮當場掉下眼淚。

他很不捨又自責的的表示:「送一台氧氣製造機並沒有什麼,但只因我判斷錯誤,讓行動不便的婆婆花那麼長的時間,從二樓走下來。」當下謝國榮發願,那怕只是一根柺杖,也堅持親自送達,親送才能瞭解案家情況,也才能傳遞溫暖。

「收送輔具,使命必達!」在運送的過程困難重重,在蜿蜒的山區、陡俏的坡道、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年過半百的志工們,扛起上百公斤的病床,一階一階的往上爬,常是氣喘吁吁、汗流狹背,在偏鄉常有衛星導航找不到的地址,求助於當地警察,為了送將愛的輔具送達,使命必達!

慈濟輔具平台媒合輔具,也成立維修班,是延續物命的關鍵,疫情期間,謝國榮與其他維修達人成立「行動維修車」團隊,機動性的至各區平台維修輔具,並傳授維修技術,將回收來的輔具,經檢修及一整套SOP作業,確認安全及功能正常,再轉送給需要的人。

「若可以將所學的技術,幫助到案家,那不是更好!」維修團隊中,有「氣氣製造機達人」的曾立文,拄著枴杖幫忙運送及維修輔具,動作俐落熟練,完全看不出已中風三次,經他的巧手,一台台氧氣製造機又重新運轉,他笑稱自己也是個醫生:「別人當醫生是醫人,我是醫輔具,延續他的物命,發揮最大的良能。」

2017年8月,曾立文在同一星期中風二次,第二次很嚴重,完全不能動,躺在加護病房,原本要放棄急救的他,被救活起來,在住院期間,看到很多需要輔具的患者,不知如何去取得?尤其家庭經濟有困難者,更是沈重的負擔。11月,在志工引介下,他參與北區輔具平台成立大會,這是他在中風後,第一次走出家門。

看著參與的人數才二、三十人,內心不免懷疑,「那麼少人怎麼可能成立輔具平台?可能只是講講而已!」當天即接到同學的來電,表示他的母親急需要一台輪椅,經詢問現場的志工,聯繫到了謝國榮,隔天,同學即來電致謝已收到輔具。

之後,有人也請他幫忙找輔具,他一樣聯繫謝國榮,也很快就送達,至此他相信輔具平台的功能,主動找上謝國榮,加入輔具團隊的行列,並主動承擔起台北汐止輔具平台窗口。

「維修輔具,外行也能變專業。」許多案家都是弱勢家庭,曾立文便自掏腰包幫忙送修氧氣製造機,前後花了四十多萬,他覺得要長久幫助到這些案家,還是要有維修的技術,就自行購買材料回來換,再經廠商測試,氧氣濃度95%,都達到標準以上,他自此信心大增,維修回收的氧氣製造機,也買檢測儀器測試。

曾立文表示,以往廠商在維修時,他就在旁邊觀看學習,廠商看他那麼喜歡學習,將難以修復的機器送給他練習,他從中摸索加以不斷調整,瞭解原理,一一克服困難點,至今已維修了200台的氧氣製造機,將維修好的輔具,測試運轉功能正常及安全,送給需要的案家及機構。

九十多歲的阿公需要一張電動醫療床,阿公因氣喘而住院,也常因半夜氣喘不過來而掛急診,除了原本申請的醫療床,輔具團隊也送來氧氣製造機,阿公覺得呼吸較順暢舒適,可以安穩的睡好覺,家屬也能安心。

2020年11月,曾立文突然站不起來,這是他第三次中風,經送醫得知要開刀治療,但一心懸念輔具的他,感覺身體狀況比較好,還能行動自如,就開著車從汐止到宜蘭,來回百公里的路途,完成送輔具的任務,經當地志工得知他的病況,幫忙掛號花蓮慈院,他把病交給醫師,也做好大體捐贈的準備,開刀順利圓滿。

開完刀,從加護病房出來到出院,不到五天時間,曾立文又跟著志工投入輔具行列,中風期間復健師所教的專業知識,成為他示範給案家的活教材,雖因中風傷及右腦大血管,左邊手腳不靈活,但樂觀開朗的他,把維修及送輔具當成復健。

他笑稱有一個「早知道」的個案,有一次,他拄著手杖,一個人開著車去載回收的醫療床,到現場才知道沒有電梯,而要幫忙搬運的案家,都是瘦瘦小小的成員,他趕緊去買條繩子,繩子綁在床上,他靠著肩膀和雙手的力量,和案家一起搬運,從五樓一階階的樓梯慢慢的移動下來。

抬下來又累又喘,案家詢問行動不便的曾立文:「我覺得你走路怪怪的?」「我是中風患者!」案家驚訝表示:「早知道你中風,就把輔具送給別人,還讓你來抬。」曾立文也反問案家為何如此瘦弱,案家表示因已是肝癌末期,想先把輔具給需要的人,曾立文驚訝回應:「早知道你是癌末,我也不會收。」也因為這樣「早知道」二人就結下好緣,這二年來,癌末的個案至今過得好好的,是有福之人。

「面對抱怨,體諒案家著急的心!」曾立文曾接到個案急需醫療床,因案家表示老奶奶即將出院,志工立即安排當天送到,也告知當天要送的輔具較多,到達時已中午,卻引起案家的抱怨,曾立文頻頻道歉,等到搬好醫療床,案家發現來搬運的二位志工腳都一跛一跛的,「你們腳怎麼了?」志工指著曾立文回答:「我們一個是中風!一個是腳扭到!」

案家聽到大吃一驚,自責的表示:「很不好意思!剛對你們不禮貌。」曾立文反而安慰著說:「沒關係!你們有家人要出院,一定很緊張,較沒辦法安住心。」之後老奶奶往生,志工前往回收醫療床,家屬特別前往致謝,也希望能行善助人。

「看到那麼多的苦難人,因得到幫助,重新再站起來時,心中感覺很快樂。」信仰天主教的曾立文,認為善念是不分宗教,全心投入慈濟輔具送愛的行列,每個個案都讓他很感動,最大的收穫是收到案家給予祝福感恩,也是善的力量。

在維修及運送輔具的同時,一次次看著案家於無助徬徨中,得到幫助與關懷,「我們沒有一個是專業,有心就不難!」志工克服萬難運送輔具,那怕是搭公車、騎機車、腳踏車、坐捷運,都有他們送愛的身影,輔具團隊在各區設有平台,廣邀社會大眾加入推動及維修輔具的行列,鄰里間相互幫忙、回饋社會,譜出人間最美的風景。

(撰文:劉麗美,編修:林弘展、陳誼謙,攝影:施哲富、王翠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