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大林」系列報導,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醫護人員,當初,因為愛,牽起和慈濟的因緣;如今,他們用愛照顧這裡的民眾。來自馬來西亞的心臟內科醫師陳祈池,今年33歲,父母親都是慈濟志工,她從小接觸善因,喜愛助人,留在台灣當醫師是畢生的志向。陳祈池個性爽朗,不論是看診或查房,都可聽到她和病友互動的笑聲,她認為不只要看「病」,還要看「人」,因此她特別喜歡和患者聊天,藉此能更深入查探病因。
「他如果有心律不整的話,他的心律會跳快 跳慢這樣 。」
薛先生心血管裝有3根支架。
「完全沒有頭暈不舒服 (沒有),因為這個血壓,我們控制要小於130,你的都完全在我們想的範圍內,這個很不容易 這個很厲害 。」
病友薛先生:「跟病人很親切,看起來好像自己的女兒一樣 。」
看病,就像在跟自己的女兒對話,這位年紀和女兒相仿的醫師,在他命懸一線時,為他保住生命。
大林慈院心臟內科醫師 陳祈池:「當時候是有用到人工心肺機,就是葉克膜,他那時候就是奄奄一息,就這真的是可能隨時,都會沒有的一個狀況。」
「這根本看不太到傷口在哪裡,這心導管就是這樣子,(你技術好) 沒有啦 她皮膚好,(你技術好) 她皮膚好 。」
為了讓患者清楚病況,陳祈池會想盡辦法,用對方熟悉的語言,加上畫圖輔助解說。
「現在就是心臟有三條(血管)啦,這裡有兩條 這裡有一條,你第一條 就是最重要那條,從最前面就塞住了 就沒了,所以你這條血管,後面都沒有血流喔,(這條血管沒有 可以嗎),我覺得第一條沒有 可惜。」
大林慈院心臟內科醫師 陳祈池:「我的台語是零,我完全不會台語,我來台灣之前不會(台語) 。」
來自馬來西亞,從小跟著爸媽參加慈濟活動,行善助人的種子在那個時期就悄悄植入心田。
大林慈院心臟內科醫師 陳祈池:「因為我是拿獎學金念醫學系的,所以我父母應該也覺得,我應該要回饋。」
成為醫師之後,她更加確定行願之路,每當遇到困難,她會想起那句最喜歡的靜思語。
大林慈院心臟內科醫師 陳祈池:「人有無限的可能,就會讓我覺得,一定還有方法,可以去突破現在的狀況。」
因此不論是在診間看病,或是在病房查房,總會傳出她爽朗的笑聲。
「(可以上飛機) 可以,你要爬山都可以,去太空的話 我就要確定一下 。」
大林慈院心臟內科醫師 陳祈池:「一個微笑也可能會給別人,就是一天好心情之類的,這種小小的事情,我是覺得也很認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