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理論上,或者說理想中,新聞媒體刊載的文章應該是客觀的,不過很難──就算內容講的是同一件事、用了同樣的數據資料,文章裡可能還會有些東西,例如使用某些成語、某些句末的語助詞,或者乾脆放了一段感覺悻悻然或者笑呵呵的結尾,讓對文字敏感的人讀出這篇文章撰文者、編輯台,甚或整個媒體對這新聞有什麼立場,而沒那麼敏感的人就算沒讀出來,也感覺得到。
實際上,或者說老實講,新聞媒體刊載的文章有立場沒什麼關係──是人就很難沒有自己的立場,就連被人訓練出來的AI都很難不表現出立場,由人組成的新聞編輯台當然也是如此。只是報導裡頭的資訊要正確,而且不應該提供扭曲的解讀──許多被認定為「有問題」的新聞媒體問題不出在立場,而在它的文章不僅有扭曲的解讀,連資訊都不完全正確。
不過,新聞媒體裡頭、出自社內編輯的文章當中,至少有兩類,立場鮮明是很理所當然的。
一是社論。社論本來就代表該新聞媒體主事者的立場,以整個媒體的名義,對某個人事物發表評論,這類的文章大致不算在「提供客觀資訊」的新聞當中。
一是專訪。這裡的「專訪」指的不是為著某樁新聞事件所以跑去把麥克風堵在當事人嘴前一連串地問「現在有什麼感想?有什麼想對關係人說的嗎?要不要向社會大眾交代什麼?」之類,也不是新電影上映新單曲發表時配合做的宣傳,而是和受訪者約了時間地點,好好聊了幾個小時之後整理出來的文章。
專訪之所以有「立場」,在於訪問者必須有個自我設定、考慮要呈現受訪者的哪種面向,才知道該問受訪者哪些問題、用什麼角度和姿態問問題;這個立場會影響受訪者的回答,包括針對問題的答案、切入角度、回應姿態,或者用什麼方式迴避了這個問題。受訪者的整個回答方式會反過來影響訪問者(尤其是厲害的訪問者),訪問者會馬上判斷能否繼續向下深掘或者該暫時放鬆一點、能不能用目前的招式逼出下一階段的答案或者該換個招式再試試看,又或者,訪問者會果斷地修改自己原來的預設。
好的專訪就像一場透過文字的舞台劇,主角是受訪者,而導演及最終的舞台效果都來自訪問者,受訪者本身有材料,表演自然好看,但訪問者明瞭該怎麼處理那些材料,不但會讓讀者看見受訪者更多不同內裡、讓讀者發現「原來受訪者也有這一面/做得到這件事」,還會讓整篇文章精采好看,讓藏在問題裡的每顆子彈,都爆成讀者眼中的玫瑰。
是的。看看李桐豪從豬哥亮訪到蔣勳、從陸小芬訪到蔡英文的《子彈與玫瑰》,你就明白。
▶▶看看【10年採訪精選,直窺無人知曉的真心告解!李桐豪《子彈與玫瑰》電子書、有聲書同步預購~】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