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嬰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通常與食物有關,台大小兒部醫師建議:嬰兒7個月大時再吃根莖類副食品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嬰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通常與食物有關,台大小兒部醫師建議:嬰兒7個月大時再吃根莖類副食品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愈來愈盛行

異位性皮膚炎在一般民眾及印象中,都是屬於長期難治療、易復發的疾病,不僅造成外觀與生活困擾,也常常讓病友感覺「人生一團糟」陷入絕望困境。「異位性皮膚炎」也是新手爸媽在育兒過程最苦惱的疾病之一,伴有劇癢的慢性皮膚炎,常在夜間造成孩童搔癢難入睡、白天躁動不安等現象。和過去相比,盛行率愈來愈高,推測與環境因素相關。全球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兒童約20%,成人約10%,因不同種族或地域而有些許差異。

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

異位性皮膚炎是多因素造成,可說是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導致異位性皮膚炎。過敏體質導致皮膚屏障功能異常(皮膚水分散失增加、皮膚角質層含水量減少和皮膚油脂含量下降,造成皮膚乾,環境中的過敏原易侵入皮膚),再加上環境刺激,例如:過敏原,塵蟎、空氣汙染、食物過敏、細菌,汗水等,造成發炎反應。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罹患此病,甚至不敢讓孩子嘗試各種食物。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嬰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通常與食物有關

台大生命科學院院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江伯倫,昨天於「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皮膚醫學會2024年度研討會」中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好發族群分為兩類:一是出生後2至5個月的嬰兒,另一類則是國、高中階段的青少年。

嬰兒7個月大時再吃根莖類食物

2至5個月大的嬰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通常與食物有關。為了減少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建議從早期開始給予多樣化且適量的副食品,藉此促進孩子的口服耐受性,避免未來因特定食物而引發過敏症狀。
臨床觀察發現,若2至5個月的嬰兒過早食用根莖類食物(如蘿蔔)作為副食品,過敏及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往往較難改善。這可能與根莖類中的酵素有關,尤其在食物打碎後,酵素釋放量增加,提早接觸這些酵素可能導致病情更難控制。江伯倫建議,孩子在4個月大時,可以先從米類、葉菜類、水果及肉泥等食物開始;到7個月再加入根莖類;10至11個月後再引入雞蛋、牛奶和海鮮。隨著免疫調控能力逐漸成熟,孩子更能接受多樣化的食物。

國、高中生,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因素主要來自壓力

國、高中生,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因素主要來自壓力。江伯倫指出,考試壓力和焦慮會讓患者感覺癢得更厲害,進而不斷抓癢,導致皮膚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會成為過敏原,形成惡性循環,使症狀加重。在治療方面,目前已有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可供選擇,但健保給付僅針對特定適應症。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在會考或學測期間專心,會選擇自費用藥。然而,江伯倫提醒,避免搔抓是治療的關鍵。即便使用生物製劑能減少發病,就像「重新啟動」皮膚,但如果不改掉抓癢的習慣,仍可能導致病情惡化,再次「當機」。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治得好,寶貝好睡沒煩惱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易合併失眠、焦慮、憂鬱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天佑
    寶貝,穿個好衣服。也好入眠。情緒會更好! 點擊開啟shopee.tw/ka2zdco_o9 進來看看。
    23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