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從農場到餐桌,減少食物浪費

科學人

發布於 2022年01月28日02:48 • 費里史曼(Chad Frischmann)、 梅拉(Mamta Mehra)

在食物供應鏈的每個環節減少食物浪費,就能讓全世界更多人享有營養健康豐富的飲食,並減少碳排放。

目前全球每天有八億人在挨餓,但人類浪費掉的食物卻有30~40%。如果人口和經濟成長的速度按照目前步調,到了2050年,全世界一年就需生產5300萬公噸的食物,這代表需要在未來30年中,把4億4200萬公頃的森林和草原開墾為農地,這個面積比整個印度還要大上許多。

食物需求增加也會在接下來30年中多排放80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相當於美國經濟活動2019年排碳量的15倍。浪費的食物所生產的溫室氣體約佔目前全世界排放量的8%。有另一條路可行。我們團隊隸屬「反轉暖化計畫」(Project Drawdown)這個國際研究與交流組織,窮盡現有的技術和作為集結成一套辦法,能大幅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同時讓社會與經濟永續再生。我們分析了76種方法,減少食物浪費是達成這項目標的首要五種方法之一。

基本上只要調整食物的生產與消費方式,就能在維持現有農牧土地面積的情況下,一直到2050年,都能讓全世界的人類享有健康且營養的飲食。減少浪費食物便能增加食物,加上其他更好的食物生產方式,可保留住大量森林,同時也節約許多能源、水、肥料、人力和其他資源。減少浪費食物的方式,就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中。

人類栽種作物、飼養牲畜禽類,把農產品加工並包裝,而包裝材料來自工廠,運送至各地所使用的運輸工具都會排放溫室氣體。食物運抵市場和餐廳後,需保存在冰箱,這些冰箱使用強大的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做為冷媒。消費者購買的份量多於吃下肚的份量,在較富裕的社會中更是如此。在高收入國家,餐廳和家庭中會使用耗能的爐子與烤箱;在開發中國家,數十億人用生質燃料,以火爐烹煮,產生有害健康的黑煙。在產生這些廢棄物後,能夠端上消費者餐桌的食物,還有許多最後會倒入垃圾桶中。

垃圾通常由使用化石燃料的卡車運到垃圾掩埋場,掩埋的垃圾會分解,同時產生強力的溫室氣體甲烷。把吃剩的千層麵丟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比在農場中直接處理掉腐爛的番茄來得多。我們應該有更好的方式。

減少食紋

在反轉暖化計畫中,我們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其他機構取得資料,建立一個精細的食物生產與消費系統模型。這個模型納入了過去幾十年來的人口成長趨勢,以及每個人食量增加與肉食增加幅度(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根據我們的計算,更健康的飲食與更永續的食物生產過程,會降低「食紋」(foodprint):減少浪費、碳排放,創造更乾淨的環境。如果全世界一半的人口,每天攝取的熱量為能維持健康的2300大卡,其中主要來自於植物,並採用已證明能在供應過程減少浪費的方法,那麼食物浪費的程度可從40%減少到20%,幅度可觀。如果我們的野心更大,希望全人類都採用相同方式,那麼食物浪費的程度可以減少到只有10%。

節省大量食物的方法之一是改變最根本的習慣。在已開發國家,每個人每天如果攝取2300大卡食物,而不是現在的3000大卡,就能減少浪費。在開發中國家,熱量與蛋白質攝取量需要提高,才能維持適當的營養,這時整個食物供給系統衍生的浪費會增加。但總的來說,如果地球上每個人都改變:吃健康且富含植物的飲食(並不一定要成為素食者),在接下來30年中便可省下1億6600萬公噸的食物。回饋作用會經由供應鏈傳遞,增加作物的產量,減少動物性食物的產量。

調整食物的生產與消費方式以減少浪費,也有助於環保。穀物、蔬菜、魚類、肉類與乳製品等食物,對於環境造成的衝擊並不相同。平均而言,栽培並採收一公斤番茄會排放0.35公斤二氧化碳,產生等量的牛肉平均要排放36公斤二氧化碳。

把整個供應鏈都納入考量,動物性食物生產過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植物性食物生產過程的10~50倍。除此之外,工業化農業生產過程中,會大面積栽培單一作物、過度翻動土壤、使用許多合成肥料與農藥,這些都會造成土壤流失並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田野中的農產品依然會因為害蟲與疾病而受損,儲存時有些會腐爛。吃這些農產品與草料的牲畜禽類也會產生排放量……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科學人雜誌】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