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頂尖性能的極致操駕樂趣,BMW G80 M3 Competition 試駕

小七車觀點

更新於 2021年11月08日03:45 • 發布於 2021年11月02日12:00

第一代 BMW M3 自 1986 年誕生後,兼具熱血操控與日常實用的車格特性,成為 BMW M GmbH 最具代表性以及最受車迷喜愛的車款。而 M3 自邁入 F 世代回歸於直列六缸引擎的懷抱,輔以熟稔的渦輪技術,壓榨出更優異的性能表現。本次試駕的 G80 世代 M3,也同樣的挾帶著更猛爆的性能動力與更張狂的車格設計,可說是目前 BMW M 目前最吸睛的街頭野獸。

新在哪裡?
●全新第六代大改款車型(自 E30 M3 算起)。
●國內統一引進 Competition 車型,動力較標準版本提升 30 匹 (480 匹→510 匹) 。
●較上一代車款提升了 60 匹馬力,0-100km/h 加速僅需 3.9 秒(史上最佳)。
●首創無邊框橫格柵造型的加大雙腎型水箱護罩。
●標準配備前 19、後 20 吋 M 專屬鍛造雙輻式輪圈。
●提供 Racing Package 套件(+25 萬),配有碳纖維材質飾板、M 專屬碳纖維賽車桶型座椅與 M 專業賽道駕駛及甩尾分析系統。

G80 世代 M3 最早於 2020 年 9 月發表,國內總代理汎德選於 2021 年 4 月在台發表上市,並僅引進 M3 Competition 單一車型設定,同時提供 Racing Package 套件,包含 M 專屬碳纖維賽車桶型座椅、碳纖維材質飾板與 M 專業賽道駕駛及甩尾分析系統。

在外觀方面,大膽的車身設計,是全新 BMW M3 Competition 最受注目的特色之一,首創無邊框橫格柵造型的加大雙腎型水箱護罩,引領所有目光焦點;引擎蓋延續著水箱護罩線條向上隆起,營造出屬於 M 車款才有的暴力基因;前保桿下方蜂巢式進氣壩與兩側垂直造型進氣簾,則有畫龍點晴的效果,亦帶來更佳的空氣力學效應。來到車側,標準配備的前 19、後 20 吋 M 專屬鍛造雙輻式輪圈擁有較上一代車款更輕量且高剛性的強度,搭配更寬的前輪間距與輪胎寬度不僅強化氣勢,在激烈操控下仍能保持順暢且穩定的轉向功能,同時全新 M 後視鏡使用空氣力學概念,搭配黑色高光澤後下擾流與 M 擾流尾翼等空力套件,同樣有效地降低風阻係數;車頂則選用碳纖維強化塑料(CFRP)打造,減輕重量同時降低車身重心,提高車輛的操控靈活性與穩定度。

BMW M3 車身尺碼長寬高分別是 4,794mm x 1,903mm x 1,433mm,軸距為 2,857mm。

 

無邊框橫格柵造型的加大雙腎型水箱護罩絕對是 G80 M3 的目光焦點。

 

\

水箱罩鑲有 M3 Competition 專屬銘牌。

 

頭燈採用 LED 光源,具備主動轉向及遠光燈輔助功能。

 

引擎蓋隆起的設計,是凸顯 M3 霸氣的關鍵元素之一。

 

前 19、後 20 吋 M 專屬鍛造雙輻式輪圈,搭配 275 / 35、285 / 30 巨幅胎組,不僅強化氣勢,在激烈操控下仍能保持順暢且穩定的轉向功能。

 

車頂選用碳纖維強化塑料(CFRP)打造,減輕重量同時降低車身重心,提高車輛的操控靈活性與穩定度。

 

尾廂上的 M3 Competition 則是以黑色烤漆為基底點綴。

 

大型雙邊四出尾管搭配空氣分流器的造型,亦是 M3 不容錯認的設計。

 

進入座艙,M3 Competition 採用 BMW 家族傳統的駕駛導向設計,搭配大量的 M 專屬語彙,包括擁有專屬車型名稱的中央鞍座面板上的 M SET UP 與 M 專屬紅色引擎啟閉按鈕搭配壓印 M Logo 與 M 經典三色縫線的造型排檔桿,營造出令人熱血的車室氛圍。而以本次試駕的 Racing Package 車款來說,又分別在內裝飾板、中央鞍座面板、方向盤後的換檔撥片均加上大量的碳纖維材質,輔以由 BMW M GmbH 開發的全新 M 專屬碳纖維賽車桶型座椅,更加深車內的競技感受。

以本次試駕的 Racing Package 車款來說,方向盤上的飾板與換檔撥片均換用碳纖維材質點綴。

 

儀錶板維持 12.3 吋 BMW 全數位虛擬座艙設計。

 

10.25 吋顯示幕內建 iDrive 7.0 系統,支援觸控及手勢控制機能,並可透過手寫觸控旋鈕來操作,並標配 Android Auto 與 Apple CarPlay 無線連接功能。

 

M 經典三色縫線的造型排檔桿為專屬配備,檔位控制操作與一般 3 系列亦有所不同。

 

引擎啟閉鍵換上紅色設計。

 

M3 Competition Racing Package 搭載首次推出的 M 專屬碳纖維賽車桶型座椅,搭配大面積碳纖維材質大幅減輕 9.6 公斤,兼顧輕量與絕佳的包覆性,簍空的椅背造型同樣是視覺上的重心。

 

後座椅的剪裁與一般 3 系列差不多,乘坐於中仍可保有水準內的空間感受,腿部與膝部分空間算是充裕,頭部空間則算是堪用,椅墊延伸程度尚有進步空間。

 

較為特別的是後座中央提供一組雪橇孔的機能設計。

 

三區恆溫空調為標準配備,使後座乘客享有溫度、風向與風量的調整機能,空調控制面板下方提供 2 組 USB Type-C 插座。

 

標準狀態之下擁有 480 公升的行李廂酬載能力,內部平整,兩側以網袋區隔小型置物區域。

 

安全防護方面, M3 配備智慧駕駛輔助套件、進階自動停車輔助系統 (含360度環景輔助攝影及遠端 3D 監控)、車況抬頭顯示器、手機無線充電裝置、智能緊急求助、遠距售後服務、線上生活資訊、智慧互聯駕駛套件、電子監控胎壓警示系統、自動防眩車內及駕駛座車外後視鏡、雨珠感應式雨刷系統含頭燈自動啟閉控制及遠光燈輔助系統等,也搭載 6 具 SRS 輔助氣囊。

動力方面,BMW M3 Competition 搭載 M TwinPower Turbo 直列六缸汽油引擎,經過全面的升級與調校後,最大可達 510 匹馬力,較上一代車款提升了 60 匹馬力,650 牛頓米扭力峰值則在 2,750-5,500 轉即能產生,較前代增加 100 牛頓米,使得 0-100km/h 加速僅需 3.9 秒,另外從靜止狀態加速至 200 km/h 也只需 12.5 秒,堪稱歷代最速。

拿到車鑰匙發動引擎,原廠刻意調校轟轟作響的拉轉排氣聲浪立即從耳後傳來,第一時間提醒駕駛這部猛獸已經甦醒,接觸需要時刻逼緊神經來駕馭它。接續來到市區道路上,踩下油門即可感受到車輛趨近於 2,000rpm 時就有相當飽滿的輸出,這可要歸功於熟稔的 TwinPower Turbo 系統與 M Steptronic 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的 Drivelogic 換檔邏輯,強化了低轉速時的加速性,能夠隨時依照駕駛需求提供足夠的推進力量。透過駕駛模式設定,在 Comfort、Sport、Sport+ 三種換檔模式間提供駕駛最適切而緊密順暢的換檔反應,大幅提升低速行駛時的舒適性同時降低油耗。

底盤部分 M3 在底盤梁柱的設計上做了更多優化,使得過彎時的車體抗扭能力更好,同時也反應在轉向時的車頭指向性,同時 M3 在寬度上達到 1,903mm 的車寬,這使得 M3 在操控的穩定性上具有更多的極限。而 G80 M3 原廠即標準搭載 M 專屬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與 M Servotronic 車速感應式動力方向盤,也擁有 Comfort、Sport 等多種模式可調整。M 電子化跑車懸吊系統可根據不同的駕駛風格改變避震器阻尼、底盤與動態反應等設定;M Servotronic 車速感應式動力方向盤則能依據車速與駕駛模式,提供不同程度的方向盤輔助力道,給予最直接的回饋,隨時隨地感受純正 BMW M 最精準的操控性能。

BMW M 品牌在中大型性能車款級距中擁有廣大的擁戴愛護者 ,其中 M3 均衡的設定取向最受到歡迎,而 G80 世代較 F80 在各方面的設定和表現皆較以往具有更多的突破以及更多的均衡,透過科技輔助之下,達到頂尖性能與實用的極致樂趣。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