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巴西發現8000萬年前化石,解開「古鳥」與「現代鳥類」的演化關鍵

明日科學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 高 詩豪

古生物學家在巴西發掘出保存完好的白堊紀古鳥化石,命名為 Navaornis hestiae,這隻鳥生活於約8,000萬年前,相當於現代一隻椋鳥的大小。這項發現填補了始祖鳥與現代鳥類之間的演化空白,為鳥類如何進化出複雜大腦提供了新線索。

研究團隊利用高精度微型CT掃描技術重建了 Navaornis hestiae 的頭骨與腦部,發現其大腦結構在認知能力上優於始祖鳥,但仍不具備現代鳥類控制飛行所需的完整腦區,如更發達的小腦。這表明該物種雖然可能是熟練的飛行者,但其飛行控制與現代鳥類不同。

研究負責人劍橋大學的Guillermo Navalón博士表示:「這隻化石在演化歷史中恰好處於中間位置,完美補上了鳥類演化的缺失環節。」

Navaornis hestiae 的化石化骨骼。圖片來源:Stephanie Abramowicz。
Navaornis hestiae 的化石化骨骼。圖片來源:Stephanie Abramowicz。

Navaornis hestiae 化石於2016年在巴西亞當曼蒂納地層的威廉採石場出土。該地區古時為乾燥溪流環境,有助於化石的精美保存。儘管它的頭骨形似現代鴿子,但詳細檢查顯示,這屬於與現代鳥類分支不同的「反鳥類」(Enantiornithine),這類鳥類早在1.3億年前就已與現代鳥類分化。

古代鳥類早在1.3億年前就已分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0jk0YWDHQ&t

有趣的是,Navaornis hestiae 的大腦結構引發了新問題:沒有現代鳥類的小腦等腦區,它們是如何控制飛行的?研究認為,其腦部的認知能力可能幫助它們更好地覓食、築巢,甚至進行複雜的求偶行為。

這項研究由巴西、英國和美國的多位科學家合作完成,發表於《自然》期刊,揭示古鳥類如何一步步接近現代鳥類的智慧與飛行能力。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Júlia D’Oliveira.(CC BY 4.0)

圖片來源:Cambridge University、Stephanie Abramowicz.(CC BY 4.0)

參考論文:
Cretaceous bird from Brazil informs the evolution of the avian skull and brainNature

延伸閱讀:
1、追尋謎樣鳥類: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揭開「恐龍滅絕」之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