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7旬婦連3次尿路感染,原來是沒喝水!不喝水、拒食或貪食 恐是失智徵兆

健康2.0

更新於 03月29日10:57 • 發布於 03月28日16:00

72歲的王奶奶今年已經是第3次尿路感染發燒送醫,家人才注意到奶奶都不喝水,要她吃飯也不吃,經過醫師診斷,才發現王奶奶是因為失智症引起的拒食、不喝水等行為。專家提醒,失智症患者在進食相關功能也會隨之改變,如果發現長輩變得拒食或是貪食、不喝水、吞嚥困難,要提高警覺,恐怕是得了失智症。失智症雖無法治癒,但可透過及早治療來延緩退化的速度。

65歲以上失智風險大增 每老5歲風險翻倍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韋翔表示,近年來失智症發生率升高,尤其是年過65歲以上的發生率激增,之後每增5歲,發生率更是翻倍成長。不過許多長者的失智症表現不明顯,家中晚輩可能會因工作忙碌,和長輩互動不多而難以發現。

失智不只記憶力變差、易暴瘦或暴肥、常尿路感染、易嗆到

其實除了記憶力減退以外,許多失智患者的問題常表現在飲食相關行為方面,例如拒食而愈來愈瘦,或是忘記自己已經吃過飯,而一再進食,讓人誤以為長輩變得貪吃。另外很多失智患者也不愛喝水,又或是有吞嚥困難而經常嗆到,這些都會影響長輩的健康,王韋翔建議,家人不妨觀察長輩是否也有飲食改變、驟然變瘦或變胖等來提高警覺。

該院營養師涂秀蓮建議,當失智長者有拒食行為時,不要強迫長者進食,可以讓長者信任的照顧者備餐或陪伴,營造安全感。同時可以製備方便手拿的食物,如吐司、包子、小麵包、香蕉等,放在長輩常經過的地點,像是客廳到廁所中間設置小邊桌或隔板,讓長者便於隨時拿取食用。

在貪食行為上,則可以將餐分成小分量,即使長輩重覆進食,也不會一次吃太多。也要定期清理冰箱,避免長者誤食。無論長輩是有拒食或貪食現象,都可以用其他事物來轉移注意力,不要讓失智長者一直專注在吃或不吃東西的情境裡。

而飲水不足容易導致失智長者脫水,嚴重時會造成泌尿道感染進而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而影響腸道健康,不可不慎。涂秀蓮建議,當失智長者有不喝水的情形時,可以提供加味水,如決明子、麥茶、微量果汁等增添風味,讓長輩喜歡喝水。

也可以攝取水量多的食物如當季水果、豆花等,正餐時可以喝湯,或在他們吃藥時增加喝水量,甚至與失智長者進行猜拳等遊戲,如贏的人喝1杯水,讓喝水變有趣,增加失智長者的喝水意願。

如果長輩拒食、不喝水是因為已經出現吞嚥困難的程度,涂秀蓮說,必要時要轉介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測試及進食質地的確認,稀薄的液體,像是開水,可以適量用增稠劑。

10徵兆恐是失智症

王韋翔建議,如果家中長輩有開始以下10種情形,1.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2.計畫或解決事情有困難、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6.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7.不適當的行為、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9.不參與社交活動、10.情緒與個性的改變等症狀,儘早就醫進行鑑別診斷,及早治療才能延緩病程的進展。

王韋翔說,失智症狀可以從早期記憶減退,進展至日常生活無法自理。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但是可以透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使症狀獲得改善,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該院門診整合個管師黃靖雯表示,超過65歲的長者大多有多重慢性病需要規律就醫服藥治療,鼓勵失智症病人使用醫院的整合門診,減少因掛多科而長時間滯留在醫院,造成焦慮及疲累感。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大咖藝人女友跌倒不就醫 「熊貓眼」+噁心想吐竟急救無效!醫:跌倒3症狀是警訊

凌波84歲像50歲!唱《梁山伯與祝英台》不落拍、氣超足 曾罹乳癌怎麼保養的?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