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英飛淩收購GaN Systems!它是誰?為何成立15年就成台積電最大氮化鎵客戶?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3年03月03日07:09 • 發布於 2023年03月03日03:42

2022.3.03英飛凌收購申明全文:

英飛凌與GaN Systems 宣布兩家公司已簽署最終協議,英飛凌將以 8.3 億美元收購 GaN Systems,此次計畫將以全現金交易的方式收購。

GaN 技術導入行動充電、資料中心電源供應、住宅用太陽能逆變器和電動車車載充電器等應用正處於轉折點,這也讓市場更加蓬勃發展。

基於優異的研發資源、對於應用的理解和客戶合作計畫,收購 GaN Systems 的計畫將大幅加速英飛凌 的 GaN 發展路徑。依據英飛凌的策略,此次的併購將透過掌握所有相關的電源技術 – 從矽、碳化矽到氮化鎵,進一步強化英飛凌在電源系統領域的領導地位。

2022.3.03更新
英飛淩 (Infineon)與GaN Systems今天宣布兩家公司已簽署最終協議,英飛淩將以 8.3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GaN Systems。

英飛淩全球執行長Jochen Hanebeck 表示:「GaN技術正在為支持脫碳的更節能、更節能且滿足脫碳目標的解決方案鋪平道路。在移動充電、資料中心電源、住宅太陽能逆變器和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等應用中的應用正處於轉捩點,帶來強勁的市場成長動能。」

Jochen Hanebeck 指出:「基於業界領先的研發資源、應用知識和客戶合作計畫,收購 GaN Systems 計畫將加快我們發展氮化鎵GaN路線圖。按照我們的戰略,透過這次的合併,我們將掌握所有相關電源技術,進一步加強英飛淩在電源系統領域的領導地位,無論是在矽、碳化矽或氮化鎵應用上。」

「我們是全世界把氮化鎵(GaN)帶入車用上,唯一有實績(proven record)的公司。」GaN Systems全球業務發展副總裁莊淵棋在談到氮化鎵的未來時,信心滿滿。

你或許不知道這間IC設計公司,但事實上,GaN Systems為現今台積電在氮化鎵代工上的最大客戶,這不僅是對GaN Systems的肯定,更是公司在與其他同業競爭車廠訂單時的重要優勢。

GaN Systems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加拿大渥太華,從成立之初便聚焦於氮化鎵的產品研發,近期則因為搭上車用商機而被看好,一位前台積電處長、現台系車廠高階主管分析:「新公司能被選為台積電的合作夥伴,代表台積電對他們的成長性有所期待。」

看準氮化鎵商機!Toyota、BMW 都入股他們

說起車用第三類半導體,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在2017年,於Model 3車款中率先導入碳化矽(SiC)逆變器的特斯拉(Tesla)。從那時起,能承受相對高電壓的碳化矽,便一直是車廠主要採用材料。同為第三類半導體的氮化鎵,則因為能承受的電壓範圍較低(低於800V),近年應用一直停留在手機充電器等消費市場。

然而近年,氮化鎵在承受高功率的技術上已有所突破,導入車用的部分逐漸變多。在2019年的東京車展上,名古屋大學與Toyota先進電力電子技術研究部共同開發的「all GaN car」, 便是採用GaN Systems的產品。此外,該公司也在2020年,拿下BMW價值1億美元的合約,足見氮化鎵入車,已非遙不可及的未來。

進一步檢視,相較於碳化矽,氮化鎵擁有更好的材料性能,於開關時的耗損非常低,成本更是近乎於矽(Si)。此外,GaN Systems執行長 Jim Witham也曾指出,製造碳化矽所需要的能耗是氮化鎵的10至20倍,在ESG大勢所趨之下,氮化鎵還兼具綠色優勢。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除了BMW之外,還包含Toyota(豐田)、德國汽車一級供應(tier1)商 Vitesco(緯湃科技)、環旭電子和宏光半導體等,都是這間加拿大公司的背後股東。

4大應用將帶飛氮化鎵!緊跟車用、資料中心

莊淵棋曾為漢磊總經理,深耕第三類半導體市場已久。而他也看好在未來幾年內,氮化鎵將會在車用、資料中心兩個戰場大顯身手,甚至可能取代部分碳化矽的應用。

首先,莊淵棋分享,雖然目前碳化矽是車載充電器(OBC)的主要材料,然而隨著電動車對功率的需求越來越高,「超過150kWh(千瓦小時)時,碳化矽性能將會降低。」此外,氮化鎵還擁有另一項優勢:能用較小的體積,達到更好的功率表現。

像這樣的大好商機,不僅GaN Systems看到了,眾多大廠也沒有放過。莊淵棋指出:「像是BOSCH(博世)、Denso(電裝)這些tier1車廠都在做了,未來只要看相關車廠出貨幾台,市場就有多大。」

GaN Systems 分析OBC趨勢

其次,便是車用DC/DC電源轉換器。電源轉換器會將輸入電動車內的大電壓,轉換成較低的電壓,供車內眾多IC使用。由於氮化鎵無論在成本還是轉換效率都更有優勢,隨著技術突破,莊淵棋透露,已經有很多車廠準備好要導入氮化鎵電源轉換器,「未來到底是採用碳化矽還是氮化鎵,車廠會用性價比作為考量。」

第三,GaN Systems也相對看好牽引逆變器。不過這項技術目前尚餘發展較為初期的階段,市場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指出,預計要到2025年之後,相關的需求才會有更顯著的成長。

最後,GaN Systems在資料中心的佈局上,也準備好切入資料中心的新賽道。莊淵棋解釋,由於氮化鎵能有效提高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密度,並達到縮減尺寸的效果,這讓資料中心業者可以在機櫃空間不變的情況下大幅提升運算能力。

延伸閱讀:我在張忠謀身邊22年的日子:張淑芬是怎麼成為「台積電的月亮」?

一位業內人士則分析,GaN Systems之所以如此積極的切入車用和資料中心等新領域,主要是與同業Navitas在65瓦手機充電器市場的競爭上落後,需要另尋新戰場以彎道超車,「他們的技術很早就在車用佈局。」莊淵棋則認為,2025車廠導入氮化鎵是趨勢,現在開始切入配合驗證,是恰好的時間點。

另名系統業者表示,雖然GaN Systems作為台積電的客戶聲譽大增,也接到大筆訂單,「但如果之後聯電、世界先進也都跳進來,優勢局面很可能就會被打破。」

2026年車用將達總營收五成,GaN Systems有何底氣?

從營收來看,2021和2022年,GaN Systems皆已實現雙倍成長。莊淵棋預估,依照當前能見度,2025年車用加上資料中心客戶,將會佔GaN Systems總營收五成,2026年則會實現車用佔營收來源的一半,資料中心約15%的好成績

至於GaN Systems為何能繳出這樣的亮眼成績?莊淵棋分析,GaN Systems除了是市場早入者,搶先同業打入汽車供應鏈外,「我們能滿足不同車廠,對氮化鎵的驗證需求。」

GaN Systems GaN power transistors applications

他解釋,例如車廠客戶,現階段在導入氮化鎵時,由於對新興材料不是那麼了解,在設計上需要大量協作以解決問題。同時,與汽車、工用客戶的緊密合作,也幫助雙方共同發展出可靠的驗證方法,也能縮短開發週期,達到成本控制。

另外,由GaN Systems所開發的封裝專利技術「GaNPX」,能克服中高功率應用時的散熱問題。莊淵棋透露,目前都是在歐洲做封裝比較多,「台灣這邊也會開始導入。」預計這項技術將能滿足更多車廠於高功率時代,對氮化鎵性能的需求。

延伸閱讀:ChatGPT超級熱,黃仁勳為何是隱形贏家?

責任編輯:錢玉紘

延伸閱讀

這款Email App準備擁抱ChatGPT,卻被蘋果擋下了!蘋果在擔憂什麼?
YouTube最振奮人心時刻來了?生成式AI數月後現身,Podcast也可以上架了
AI讓馬斯克「壓力山大」:這是危險的技術!特斯拉也在用,為什麼他這麼說?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