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基隆潮藝術〉共13組藝術計劃進駐創作,每個計畫都記錄一段在地歷史記憶,在基隆文化中心廣場、正濱漁港及阿根納造船廠遺址三大地點展出。藝術與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透過參與,形塑活動的共同記憶與城市認同。
展覽地點.正濱漁港
正濱漁港為〈2019基隆潮藝術〉的主展場。自基隆市前往正濱漁港的路上,首先見到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以公車站改造的作品《城市中的舶》,是藝術與在地居民交流的第一站。
正濱漁港的港岸散據了幾座藝術裝置,藝術家蔡潔莘充滿童趣的玻璃纖維雕塑《彩虹雨》、《大地,穿著》是其中最色彩繽紛的作品。
建築師林書豪以裝載漁貨的鐵殼仔創作的船型故事屋《聽船說01》,屋內展出他拍攝的在地生活點滴。藝術家許廷瑞以港區的廢鐵及廢棄物汽油桶為材所作的鎖管雕塑《呼吸》,表達對自然及生命的關懷和珍惜。
最有趣的展場是一艘廢棄遠洋漁船改造的「海上美術館」,甲板上是藝術家李承亮以鐵和回收家電創作的雕塑《月球太空計畫-太空艙》,創造以現代生活的疏離所拓展的奇幻風景。漁船駕駛室是藝術家陶亞倫創造的虛擬體驗《沉浮》,戴上 VR 眼鏡,看見自己航行在大洋,所在的漁船沉降至幽暗深海,最後再浮升至現實。
廢棄冰庫是藝術家何彥諺打造的考古空間《老軌、蟒蛇、隕石和θ波》,宛如一程未知的奇異夢境。船艙是藝術家陳聖文為被漁網殺害的海龜所打造的裝置《缺席》,以沙形塑海龜的消逝軌跡。
正濱漁港玩樂推薦:正濱漁港彩色屋
基隆市政府在正濱漁港推動的色彩計畫,彩繪港岸16戶建築外牆,成為2019年爆紅的 IG 打卡地點,被暱稱為台灣威尼斯。在天氣晴朗的日子前往,彩虹屋倒映在碧青澄藍的港灣海面上,令人只想瘋狂按快門捕捉眼前美景!
正濱漁港玩樂推薦:圖們咖啡 tuman café
正濱漁港人氣第一的咖啡館「圖們咖啡 tuman café」,老闆是室內設計師,以港灣海水的「綠」為主題色打造老空間,磨石子地及拼花磚的懷舊感、時尚優雅的綠、航海元素的陳設,外牆則是神祕的黑及海洋世界的塗鴉。圖們(tuman)是和平島的巴賽族語舊名,意為女巫之島。
圖們咖啡由老闆家族協力經營。人氣料理「圖們特製無水咖哩飯」是老闆姊姊的得意之作,搭配燉煮牛肋條、溫泉冠軍土雞蛋、宜蘭三星蔥及手工吉古拉。以綠為主題,再搭佐浜佐園抹茶拿鐵及自家製的抹茶燒餅夾抹茶冰淇淋,料理及甜點的份量及美味十足。
正濱漁港玩樂推薦:阿戴商號在海邊
正濱漁港彩虹屋另一處人氣地點是花藝店「阿戴商號在海邊」,是花藝師阿戴在正濱漁港的品牌形象概念店,也是她花藝作品的展示空間,表現她對空間佈置及規畫的風格理念。
老屋的2樓則是花藝教室的所在,阿戴可提供一對一及團體的訂製花藝課程。這個空間也不定期開設時尚快閃店,由阿戴邀請欣賞的時尚設計品牌進駐並以花藝為其打造展示空間。
與阿戴商號在海邊共享空間的茹絲咖啡「Ruth Espresso Bar」,供應美味的自家烘焙咖啡,假日簡直是一位難求。
正濱漁港玩樂推薦: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
正濱漁港藝術村幕後的重要推手「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由建築師林書豪於2017年創立,以藝術計畫連結在地並述說在地故事。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舉辦的藝術節〈苔客上岸〉和插畫節〈大漁來了〉、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帶領「走讀工作坊」及以在地手工藝發想的「星濱工藝學校」,反應皆十分熱烈,讓世人眼光重新聚焦在被忽視已久的老漁港。
「星濱選品客廳」是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的計畫之一,設於鄰島旅宿 Spangle Inn 的1樓空間。
選品以基隆元素、旅遊及環保為選物基準,例如基隆刊物〈貢丸湯〉〈五花塩〉,以基隆為活動據點的 TzaBa 喳吧皮革工作室、飾不飾獨創設計、CHIH 制図所,原創的正濱野餐墊及精釀啤酒,環保設計 fng 及戶外裝備品牌白銀谷等。
展覽地點.阿根納造船廠
阿根納造船廠遺址亦成〈2019基隆潮藝術〉展場之一。日本藝術家水內貴英的《虹》,是以灑水裝置創作的每日特定時刻作品,以彩虹暗喻的多樣性及共存的意涵,象徵藝術與自然、歷史與現代、人與自然的共存。
燈光藝術家陳宗寶打造的燈光藝術作品《拾光歲月 阿根納》,日治時代留存下來的阿根納造船廠遺構,以冷光投射燈突顯出建築的結構與空間感。
基隆其他玩樂推薦:潮境公園
參觀完正濱漁港及阿根納造船廠的藝術作品,不妨順遊八斗子的「潮境公園」,海岸邊有飛天掃帚、基隆嶼之窗、竹編海鳥及球屋、巨型竹椅等裝置藝術,讓海岸變成大地的藝術展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