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沒人想當老師?法國也有教師荒

換日線

更新於 2022年09月28日06:01 • 發布於 2022年09月16日08:19 • 迷瑞 meRui/法生什麼事
沒人想當老師?法國也有教師荒
沒人想當老師?法國也有教師荒

台灣在今(2022)年開學前,許多學校仍愁著找不到代理和代課老師,尤以偏鄉最為明顯。而「缺老師」的問題,也同樣在法國上演。

法國教育部日前宣布,因為老師不夠,今年開學前後總共額外招聘了 4,500 位新代理教師,以應付國內嚴重的「教師荒」。

朝令夕改、荒謬事端惹民怨

開學季,法國各大媒體版面皆被近期的教育界問題佔據:中小學教師嚴重不足。

這項問題更衍生出各種荒謬的事端:無論是正式考上的正職公務員,或是約聘的代理老師,有不少人到開學前幾天,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被分配到哪所學校,抑或是在最後一刻才被通知更改到其他學校。教育部一片混亂的狀況,引起各界批評與埋怨。

而今年決定到中學兼課的我,也成為這場災難的其中一位「受害者」——原本要去高中當中文科老師,已經去過學校拜訪負責人與參觀校園,也收到了開學邀請函;但是,就在開學前 5 天,我突然接到督學來電,電話中以理由委婉表示:「為了新手著想,另一所國中會比較適合妳。」我姑且將這句解釋為:「因為對方學校內部人事安排異動,因此要分派我去另一間學校。」

離開學只剩下5 天,我的火車票都買好了,當時還花了半天與負責人討論課程,甚至差點要訂下整年的火車優惠票,沒想到卻遇上朝令夕改的巨大變化。

萬一課程都準備好了、為了交通方便而搬到學校位在的城鎮去了,那麼這一切,都只能由我們老師咎由自取、自行負責嗎?當時的我既錯愕又生氣,卻束手無策。

到底教育部的一團亂,是出了什麼問題?

法國教師荒,究竟有多嚴重?

根據報導,今年春天正式教職的招考,報名人數創下歷史新低,出現超過 4 千名的缺額。因此,暑假後,大家擔心的問題出現了:學校的老師夠嗎?

開學前一週,新上任的法國教育部長 Pap Ndiaye 宣布再多招 3 千位老師,並做出承諾,保證開學後每個班級、每堂課都有老師;因應對策是從正式教職招考中的候補名單中找人,和大量招聘約聘老師。

不過,由於只有 5 天培訓時間,且許多老師是新手、完全沒有任何經驗,這種「趕鴨子上架」的推動方式令各界反對,民怨四起。根據 Snes 的一項調查,截至 9 月 3 日,法國 62% 的機構至少缺一名固定職位的教師。開學至今進入第三週,部分科目仍然缺少老師,政府並未兌現諾言,不少家長紛紛提出抗議,要訴諸法律途徑。

以巴黎學區來說,今年的教師職位只錄取到三分之一的老師;最大的學術區凡爾賽,1,340 個職位中僅有424 位老師。

最嚴重缺乏的科目,包含數學、古代語言與德文。以數學科為例,1,035 個空缺,僅有 816 位老師最後通過考試;德語部分,則是 215 個空缺裡,只有 83 位合格教師;至於古典文學,134 個職位中只有 60 位合格老師。

以上數據顯示,許多科目有將近一半的教師名額都沒有被補足,缺乏的候選人數是去年的兩倍之低。因此,開學前,數量極多的空缺讓教育部手忙腳亂,開始籌劃大量的30 分鐘面試,還被戲稱為「快速約會」(Job-dating)。而為了僱用大量的合約老師,應徵資格門檻僅要求學士畢業即可。

究竟招聘不到老師的危機,是出自什麼原因呢?

教師薪水競爭力下降

根據調查,「薪水太低」普遍被認為是教師荒問題的主要原因。

法國教師的薪水,整體來說是在基本工資上下徘徊,與其他行業相比較低。在 1980 年,教師的職業生涯底薪為最低工資的 2.5 倍,當今則只剩 1.1 倍。一位老師在 1970 年代,可以靠他的薪水養活全家;如今就算提高到每月淨收入 2,000 歐元,若想單靠這筆錢養活全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面對今年的教師荒,總統馬克宏已宣布2023 年起調漲教師薪水,保證所有新進老師起薪都有稅後 2,000 歐元(以現匯率 1:30 換算,折合新台幣約 6 萬元)起跳。

但這項消息也引起了其他抱怨——有民眾認為,老師的工作量多、付出心神辛勞,再加上通貨膨脹,這樣的薪水仍是不夠,不足以吸引更多人才擔任教職;現職老師們則質疑,自己過去在教育界服務多年,薪水怎麼就沒有漲過?一點都不公平。

不過總體來看,法國各界呼籲提高老師的福利與待遇聲浪,仍是越來越高。

與鄰近國家相比,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2019 年,一名德國教師工作15 年,平均年薪可以超過65,000 歐元(約新台幣202 萬元),而法國卻不到35,000 歐元(約新台幣109 萬元),排名第21以剛入職的教師來說,年輕德國教師的年平均收入為 62,300 歐元(約新台幣 194 萬元),而法國卻僅有 29,300 歐元(約新台幣 91 萬元)。

由此還可以發現,雖然年資變多,但薪水漲幅卻不高,法國教師們直呼投資報酬率實在太低。

社會地位大幅降低中?

由於薪水與其他行業相比競爭力不高,再加上生活圈相近,老師與老師之間又經常戀愛、結為連理,以經濟條件來看,社會階級、地位也因此不會太高。

教師這個職業,在過往的確受到尊敬與愛戴,可現今大家在踏入教職之前,都會好好深思熟慮,最根本的原因即是付出的勞力、時間與薪水不成正比。

老師們的工作時間成倍增長,除了教學之外,還要經手許多無償的行政任務、面對來自「恐龍家長」的威脅,甚至要處理青少年的暴力、騷擾等等,這導致每一年的招聘都越來越艱辛。

除此之外,社會給予老師的眼光也經常是負面的,比如說,大家總是認為老師有很多的假期,因而批評教師懶惰、常藉由工會罷工;在疫情期間,教師們更被認為可以躲在螢幕後不工作,而忽略了他們長期得承受的身心壓力、大量的備課時間。

前述工作條件與社會眼光,使得老師可說是身心都飽受折磨,有苦難言。

合約老師無法久待,正式老師也抱怨連連?

由於空缺很多,因此學校仰賴大量約聘老師。這些每年一簽、不需要正式考試就能任教的代理老師,以小學來看,佔了總人員的 1%;以中學來看,則有 8% 左右。

雖然代理老師的任職門檻不高,其中仍有很多教學經歷豐富、具有熱忱的老師,可是因為工作保障不穩定,因此若沒有成功考上公務員,大部分人最後還是會選擇離開此行業。

而即便是具有公務員身份的正式教師,也有不少老師需要在固定的學區間到處輪調,每年更換學校、顛沛流離;新進老師更有各種規定得遵守,例如去上教學培訓課等等,且初期的薪水還很低。

在各種福利沒有想像中好的情況下,2020 2021 學年,共有2,286 名公立中小學教師離職。很多老師成為了公務員後,毅然選擇辭職,教師辭職率因此逐年升高,10 年內人數增加到兩倍,其中尤以年輕族群最多。

教師離職潮洶湧,打破了以往大家對公務人員就是「鐵飯碗」,一定能終身高枕無憂、一路待到退休的想法。

法國不是唯一?這些歐洲國家也面臨相同問題

而不幸的是,這個問題同樣浮現在歐洲其他國家。鄰近國家如比利時也面臨教師荒,註冊成為老師的人數與往年相比下降了17%;至於瑞典,2023 年預計需招聘77,000 名教師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

在德國,目前情況雖然還不嚴重,因為他們尚有足夠的合約老師來填補,可事實上,2019 年已經缺少 15,000 名教師,預估至 2025 年,空缺的職位數量可能達到 26,000 個。

義大利也同樣面臨教師缺工,有150,000 個職位得由代課老師填補;英國根據學校和大學領袖協會(校長工會)的調查,近 95% 的學校在招聘方面遇到困難,高達 72% 的學校都使用替代職位來填補長期職位,由教師工會(全國教育工會)進行的另一項調查甚至表明,高達 44% 的現任教師正在考慮於今年至 2027 年間離職。

老師們總是被羨慕著有寒假、暑假可以休息,在法國,更是平均每兩個月就會有兩個星期的長假,這的確是很多工作沒有的優點。不過,教師們額外的工作時間,卻是鮮少被看見的隱形成本——與家長斡旋,下課後與學生長談,開會、招生,準備課程、批改作業等等。而這些都不被算在給付薪水的教學時數裡。

看似被尊敬的職業,僅有微薄的報酬,且社會地位正在急速下降中。在職的教師們紛紛感嘆著,要不是心中有熱情支撐,在每下愈況的條件之下,還有誰願意繼續待在這樣辛苦的教育產業,持續奉獻呢?

【延伸閱讀】

●當中學生的槍口對準老師,「另類校園霸凌」如何震撼社會?
●赤裸的「教師危機」:為何她碩士畢業、16 年教學經驗,卻得「賣血維生」?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