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台灣光環境獎今年邁入第五屆,該獎以台灣的公共文化設施為徵件範圍,評審針對設計概念、環境功能、永續發展、創意表現等四項標準獨立完成初選,並於日前從複選 39 件作品中產生出共 9 件決選入圍作品。
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及與文化的沉澱。台灣光環境獎,挖掘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期盼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並推動台灣光環境的進步。
燈光設計是如何改變建築的面龐,交織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光景,並塑照多元的空間表情?該如何透過燈光設計,打造更安全、更有質感的生活空間?本文從 9 件決選入圍作品中挑選出 5 件,一一為讀者介紹、分析。
1. 《 臺南市歷史城區光環境 》
該計畫初步以臺南孔廟周邊人行空間與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建築立面做為光環境改善的示範範圍,串聯近年完工啟用的臺南美術館一館與二館,一起建構臺南中西區的歷史文化園區。
計畫的成效所著重的,不僅是照明硬體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在於透過光的介入,與在地環境、景觀、文史、生活及地方故事產生更多火花,展現臺南獨特且豐富的文化底蘊,建構出令人流連忘返的臺南市人文夜間光環境。
尊重原處環境的在地性為前提,用照明重塑區域夜間表情的和諧與相容
臺南市歷史城區以台南孔廟為核心向四周延伸,包含國立臺灣文學館 ( 原臺南州廳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司法博物館 ( 臺南地方法院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林百貨……等,多棟古蹟與歷史建物均包含其中。
臺南市歷史城區的夜間光環境改善示範,執行的重點在於如何產生所謂的「示範性」,針對範圍內的建築立面與戶外開放空間(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以及人行空間 ( 臺南孔子廟周邊街廓-沿圍牆經東大成坊沿南門路、友愛街至西大成坊北端圍牆區域),「示範」的不是如何挑選燈具,不是如何打亮建築物,而是示範如何透過燈光,以尊重原處環境的在地性為前提,重塑區域夜間表情的和諧與相容,照明以一種近似無感方式置入,卻創造出讓民眾有感的夜間環境氛圍。
以生態友善與安全導引為發想的照明手法,點亮一個可以遠觀也可以近賞的城市休憩空間——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在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照明改造中,設計著眼於以燈光明確提示出淺色基座、紅磚牆身與屋脊黑瓦元素,描繪琢磨各式拱窗、水平飾條、托架雨庇及山牆氣窗的彼此姿態,加上依附在建築北面的內庭草坪空間,以生態友善與安全導引為發想的照明手法的適度點亮,創造出一個可以遠觀也可以近賞的城市休憩空間。
設計者還應用了創新可變色溫及亮度迴路的設計手法,讓古蹟以新的姿態依舊和諧的隨著城市作息,讓城市夜間表情的亮度與色溫可以隨著夜色緩慢漸變昏黃安靜,營造出如同文學家葉石濤所說,一個「適合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相較於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具有豐富的建築立面表情,孔廟周邊街廓紅色圍牆外的人行道空間充滿多層次的植栽綠意,照明設計著重在利用空間既有的景觀元素來重塑夜間的視覺層次與深度,在舊的城市紋理與新的道路系統所夾擠的人行道空間,置入新的照明系統,卻是為了在環境中突顯歷史所留下的痕跡,被漫光點亮牆體的紅,被投光點亮樹木的綠,交織出讓民眾一新耳目的光景。
臺南市歷史城區夜間光環境改善示範計畫,對於古意盎然的中西區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嘗試。以燈光的介入嘗試為城市的更新開啟一扇全新的門扉,長久以來,夜間光環境的規劃是常被忽視的一環,許多白天美輪美奐的空間,在太陽下山後,卻無法延續宜人的景緻,相當可惜。這個計畫成為一個起點,讓更多人願意思考、願意相信,我們都值得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城市,一個夜間也很美好的城市。
2. 《讓光游於藝》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前世今生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承接嘉義藝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新創藝術家充足的展演及文化交流空間,座落於園區的建築深具傳統閩南式特色,屬於院落式建築流派,以民居的空間形態,使用現代化的建築手法構成紅磚、飛簷、屋身及屋背等,閩南民居建築技藝完整地表現在藝術中心的思想理念、空間群組布局、亭台閣樓,水榭迴廊,交織成一個優雅、豐富且多層次的空間。
傳統的閩式建築風格融合現代建築技術,充分地呈現時代的縮影,其透過白晝的光影變化,讓屋瓦紅磚營造出不同氛圍,而藉由夜間光環境的塑造亦可看作是日間的延伸,作為表演藝術中心新的起點,不但增加原有建築語彙的展現,也同時創造嶄新的入口意象及各遊憩節點的趣味性。
照明設計重點以減法美學為原則,以光為墨,重新書寫「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夜晚的篇章
此次照明設計以減法美學做原則,以最小動作達到最大的效益,證明並非數大便是美,而是讓空間以最簡單的照明即可展現本質的美,反而能使光環境濃淡有致,收畫龍點睛之效,避免光的濫用。同時,針對傳統型式的建築或具有歷史氛圍的空間,盡可能降低人為照明的介入程度,使空間保有其純粹個性,進而強化空間識別性。
本案延續著古人智慧,並受到來自書法藝術家董陽孜於演藝廳牌匾題字「游於藝」啟發,將表演藝術中心首重的「藝」字,解構為書寫筆法,以光為墨,重新書寫「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夜晚的篇章,讓光游於藝。
此案主要設計重點有三大項
(一) 主入口圓環及主要遊園動線燈光照明改善,加強主入口圓環照明導引功能,改善入口燈光照明不明顯以致車輛錯過入口之問題,在迎賓大道、迎賓廣場、廳前廣場及荷花池等主要遊園動線加強導引性與增加夜間氛圍,並改善原本照明的眩光問題
(二) 全區建築物外觀燈光照明改善,重新思考主建築物及戶外建築物 (屋頂、梁柱、牆面、廊道、石柱) 燈光照明位置與角度,並移除有維修疑慮的既有燈具。突顯建築物特色、展現建築物高、中、低層次,加強戶外廊道氛圍,堆疊整體光環境的層次
(三) 外圍園區動線及環境燈光照明改善,整個園區面積遼闊,以次建築群如小荷花池、蝴蝶劇場、涼亭劇場、大客車停車場等外圍環境及走道建構出遊園的動線與領域,在夜間透過照明亮度在夜在夜間透過照明亮度的強與弱來創造整體園區的夜遊體驗,同時兼顧安全及氛圍,展現戶外景觀及建築外觀的對話與美感。
3. 《 鳴日廚房》
鳴日廚房簡介
這是一個 54 人的移動餐廳,經過兩年的規劃與討論,使用 70 年老舊的莒光號,設計成今日的移動廚房,用速度記憶台灣的春夏秋冬。這個移動餐廳一面永遠向山,另一面則永遠向海,於是設計團隊以這概念設計出一個不對稱的天花,並重新原有的燈光、空調、喇叭與動線。並把海景的窗拉大、窗框界線放大,使乘客彷彿更貼近窗外風景,伸手就能觸碰到外面世界遼闊的美,創造山與大海的連結,讓乘客們在沉穩靜謐的氛圍下,細細品味高級饗宴與台灣壯麗風景,如此也與自然的連結更加深刻。
大片的窗戶,除了便於賞景,還考量當在外面有陽光灑進來時,可以將美食、紅白酒透過光線折射,更顯美味,轉進隧道後就變成黑色鏡子,刻記時尚餐廳的印象。
燈光設計成為實現設計概念的重要關鍵之一,在燈光色溫的調配上,原始車廂的燈光色溫全是冷白色調,如同辦公室的燈光顏色,給人忙碌和冰冷之感, 因此燈光上,設計團隊嘗試顏色轉換的設計手法。
在燈光的重新設計後,步入「鳴日廚房」宛如進入一場享受。「當其他的東西都暗下來之後,餐食亮起來,盤子呈現食物,可以帶出更深沉的感覺。」此外,為了烘托鳴日廚房高奢的氛圍,設計團隊研發宛如藝術品般的壁燈,其特殊材質可以任意揉塑。每趟旅程,每個過客,每個創作,都能使每盞燈獨一無二,演繹交融東西方語彙的設計美學。
「鳴日廚房」乍看是高級餐廳的風格,但透過竹編、木頭、金屬等運用捕捉了台灣在地色彩,喚醒台灣樸質的美麗。當乘客們悠閒的乘坐著鳴日廚房,窗光伴隨,帶領大家在時空隧道中重新認識台灣。
4. 《 南華微光 》
水霧與微光訴說在地獨有的集體記憶
南華微光原為屏東大武山脈下的一所農村小學,因少子化的影響,五十餘年的校園需被賦予新的生命。重新規劃後,以農業科技、熱帶植物與自然景觀等元素的置入翻轉場域,打開封閉的校園邊界,並應用植物建立鄰里連結,讓居民重新進入園區感受在地風土,不僅將校園轉型成為服務社區與高齡者的地景公園,也成為屏東地區農業數位科技化的教育創新與創業基地。
水霧與微光訴說的是在地獨有的集體記憶:夜間的霧氣山嵐順著稜線上的光暈蔓延草坡而下,充溢桃花心木林,並浸潤滋養了鳳梨田。迷幻場景彷若遙望基地遠方,層疊於雲霧中的山水印象。
由台 27 線從屏東往高樹的方向經南華大橋跨越隘寮溪,看見大武山上的雲霧將山影暈染成水墨畫的是初到南華的第一印象,隨著季節與雲霧的變化大武山在光影角度下有著不同的表情,成為令我們過目難忘的景色。
山光稜線
當我們從台 27 線駛往基地時,會看見基地被鳳梨與老樹包圍,園區內高低起伏草坡取樣自大武山連續的地景。看似如山稜線的裝置整合燈具與水霧,日間水霧定時為山坡上的植物提供適當的養分,夜晚時化為連續起伏的燈光跨越園區穿越水霧投射出山巒剪影,成為台 27 線夜晚時的大武山陵線縮影。
安全回家的路
過去學校與快速道路之間沒有人行空間,學生、居民與汽車爭道,排水溝、圍牆、高差與成群的老樹分化了校園內外,老樹下陰暗的空間也成為校園死角。因此設計團隊拆除圍牆新設行穿線號誌燈,並規劃了一片跨越高差、排水溝與老樹的銜接平台,在平台上我們規劃隱藏在做座椅下的燈具,用反射的方式照亮人行空間,減少開車用路人直視光源的昡光問題,也提供人行道足夠的照明。
平台階梯上的欄杆也隱藏線燈,引導並照亮台階與緩坡,為全年齡者提供更安全的步行環境。
微光燈塔與星空成為重生後堅定溫暖的守護
園區入口隱藏在成群的桃花心木林中,設計團隊利用入口的廢棄水泥水塔結構改造成照亮入口的燈塔,燈塔立面造型源自山脈紋理編織成包覆廢棄水塔的鋼板表皮,燈具被隱藏在鋼板表皮內部,讓黃光從內部向外暈染開,微光燈塔成為重生後的園區最堅定與溫暖的守護。
模擬自然的小草燈具,用曲線在夜晚勾勒出隨風搖曳的型態佇立在草地廣場、建築入口與步道的端點;隱藏在灌木中的非對稱投射燈洗亮每座山坡前的擋土牆,透過反射的方式提供廣場周圍環境足夠的照明,並已以低調照地的矮燈串連廣場與廣場之間的散步道與跑道。盡量將光線壓低不使用直射光,減少農村環境的光害。因為天空夠暗,我們才能在夜晚看到星光與月光。
5. 《波光市集》
波光市集簡介
位於新竹市的南寮漁港,具豐富漁業歴史涵構及休憩觀光潛力,本建築作為其中連結漁業與觀光休憩的重要設施,除疏理機能及回應空間架構系統,更透過對話環境地景、回應氣候、順應在地營造技術,發展因地置宜而自明自由的風土建築。
建築主體是由幾何、模矩化的構築單元系統形成的巨大波浪形 SRC 頂棚,以及交織集成材(CLT)及型鋼構成的板狀拱弦垂直牆體構成。透過各個機能空間量體的打散配置,降低建築高度,在其間形成各種尺度的視覺、人行穿梭及活動發生的開放空間,並以水平延展的大型頂棚及擋風牆體做整合,形成可同時抵禦新竹海濱夏季酷熱、冬季東北季風強襲的嚴苛氣候條件,以及回應港區地景的濱海建築。
在日間,簡明大器的建築在日光下之美,不言而喻。入夜後,建築的表情在人造光需兼顧空間機能與強化建築語彙的特色需求下,成了另一個重要的課題。
光環境佈局並非以量取勝,而著眼於光源設置點與建築語彙對應的關係
照明策略主要依循兩個原則:環境光 (Ambience Lighting) 與重點照明 (Task Lighting) 營造三個層次的光照環境。
分別是建築體的拱形柱腳區以窄光束地崁投光燈刷亮柱栱月眉線,以及波浪天花板的低點下方帶狀投光以強化建築語彙、同時以間接方式提供整體室內空間的基礎環境照明;攤商區則以不鏽鋼夾鑲式串連功能性結構的不鏽鋼燈槽,水平交錯分佈而有序地串接整個建築內的攤商,帶狀直接照明除滿足攤商的機能照明需求,編織交錯的光體線條與整個建築量體的曲線元素呈現鮮明的層次對比。這個水平帶狀的視覺延展在整個基地的南側機能建築 (廁所與機房) 的外牆得以延續;長達 30 餘米的線型洗牆投光,將整體光照環境與視覺主從關係在夜裡更加顯現。
每以 T 字向三邊搭組成的木質柱腳, 對應著 3 盞地嵌窄光束投射燈,以狹幅的光射,由下而上,沿拱弧畫亮每一道拱弧的月眉線,遠觀如一道一道堆疊交織的光浪,凸顯其曲度之美;同時,地面崁燈刷亮圓拱線條的餘光撒向天花,似將天頂撐張開來,讓原本硬實的混凝土天花,在夜間如一張布幕般優雅的鋪展。
波浪起伏狀的混凝土天花板,每於波幅向下處,以兩兩並排夾吊不鏽鋼條托接 LED 燈條,以 40 度仰角向上投照天花,間接提供環境光照亦柔和了混凝土的紋理,讓整個穹頂在視覺上軟如布幔垂沿。
照明策略亦以色溫回應木材質與水泥質感的呈現,以 4000K 營造主建築優雅俐落並帶著輕盈感的混凝土天花,以 3000K 對應垂直向度與空間使用者尺度較為接近的木質柱面體。
在主建築體南側之長方體建築,大面混凝土立牆後為一條挑高穿廊,一旁兩層建築,上層為電機房與市集供水水塔,一樓則為公共廁所。臨側廊道一邊的牆面以兩兩方式佈排燈源,向混凝土牆投照光束,藉由光影交錯形成韻律節奏之美。而里間公廁牆面以嵌燈和洗手台設計間接照明來補其照度,讓背光的洗手台牆面也不過於陰暗。
傳統照明安排,只單純追求照度,易配搭過多光源,反而讓建築因過曝,造成刺目、張揚之感。
設計師藉適當的照明規劃融入建築語彙,同時亦輔以兼顧得宜的照明機能營造整體的人造光環境,夜裡的波光市集,成為漂浮且由內而外透亮的光體與其剪影形成別於日間的特色風情。
2022 台灣光環境獎頒獎典禮即將於 11 月 25 日舉行,屆時將公布本屆大獎得主。
Source|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延伸閱讀|
貨櫃擺陣點亮高雄港,創造經濟力與設計力的對話,設計中島跨域展覽
駁二 360 度「 大樹宇宙 」|與樹木、大地,也與城市對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