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葉克膜是心臟唯一救命符?台北榮總:「皮式心室輔助器」可取代

新頭殼

更新於 2022年12月07日08:55 • 發布於 2022年12月07日08:55 • 新頭殼newtalk |曾郡秋 綜合報導
陳沂名醫師說明免開胸經皮式心室輔助器成功搶救急性心衰竭案例。   圖:台北榮總/提供
陳沂名醫師說明免開胸經皮式心室輔助器成功搶救急性心衰竭案例。   圖:台北榮總/提供

新頭殼newtalk

今台北榮總召開記者會,發表北榮首例取代葉克膜,使用經皮式心室輔助器成功救回一命的案例,該名案例為一名34歲、於孕期因嚴重腹腔內感染,於引產過程中心臟及多重器官衰竭的婦人,使用葉克膜3天效果不佳,經植入經皮式心室輔助器逐漸脫離險境,第 22天順利出院。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陳沂名醫師表示,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無時不刻跳動著供應全身的血液循環。急性心臟衰竭發生時來勢洶洶,容易同時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後果不堪設想。搶救時會先使用強心劑、接下來再使用機械式輔助循環來支撐心臟功能以維持生命徵象,如主動脈氣球幫浦 (IAPB)、葉克膜維生系統(ECMO)、心室輔助器(VAD)等等。
陳沂名醫師說明,葉克膜(ECMO)類以人工心肺機,雖維持病人全身循環,但推入強大血流會使心臟出口主動脈瓣膜關閉,導致左心室血流停滯,可能進而形成心臟血栓,也可能會使肺部血流停滯,導致肺水腫。雖可使用主動脈內球囊泵(IABP)減輕左心室的負擔,但肺部問題仍無法得到改善。

傳統的心室輔助器在植入時需打開胸腔,直接從心臟及主動脈或肺動脈植入,治療成效卓越,但傷口長達20公分,手術時間長達6~8小時以上且復原期較長;免開胸經皮式心室輔助器由周邊血管植入,通常由鼠蹊部的股動脈或鎖骨下的腋動脈置入後送達升主動脈及左心室交界處來輔助心臟的跳動,傷口僅僅穿刺孔的大小,可改善葉克膜的缺點,減輕對左心室的負擔及心臟和肺臟的血液停滯,防止血栓和肺水腫的發生,為嚴重心臟衰竭患者治療新選擇。
本次北榮發表的案例為一34歲陳小姐,懷孕21週時因嚴重腹腔內感染必須引產,引產後仍因嚴重感染、敗血性休克造成心臟及多重器官衰竭,需插管使用呼吸器及葉克膜維生系統。使用葉克膜3天後心臟功能恢復不佳,植入經皮式心室輔助器後,心臟功能逐漸恢復,第3天脫離葉克膜,第6天脫離心室輔助器,恢復自主心跳,第9天脫離呼吸器,第11天轉至普通病房,第22天順利出院。
陳沂名醫師表示,醫療團隊考量長時間使用葉克膜易造成血栓及肺水腫,而傳統開胸手術植入心室輔助器,手術時間長、風險高、傷口大,復原緩慢,建議植入新型免開胸經皮式心室輔助器。在三位心臟外科主治醫師、三位麻醉主治醫師及多位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完成北榮首例使用經皮式心室輔助器搶救急性心衰竭的成功案例。
先使用葉克膜再使用經皮式心室輔助器搶救心衰竭病人成功案例,不只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也挽救了一個家庭,提供無法僅靠葉克膜救治的嚴重心臟衰竭患者,或因葉克膜造成心臟負擔的病人,另一個較合適的治療選擇。

延伸閱讀:

今年「收到最多國家級警報」縣市曝光!第三名超意外

他醫院外牆見「超粗滑水道」!超實用功能曝光:全國首創

今台北榮發表北榮首例取代葉克膜,使用經皮式心室輔助器成功救回一命的案例。   圖:台北榮總/提供
今台北榮發表北榮首例取代葉克膜,使用經皮式心室輔助器成功救回一命的案例。   圖:台北榮總/提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