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肩負動物保育重責大任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1年12月29日19:09 • 發布於 2021年12月29日19:09
保育員幫食蛇龜安裝無線電發報器,準備回歸野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保育員幫食蛇龜安裝無線電發報器,準備回歸野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大家或許都曾聽聞過,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內,有一處動物園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共同合作成立的「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簡稱收容中心)」;不過,因為收容中心並不對外開放,因此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個中心在動物保育工作上負有重大的任務。

動物園表示,「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是在一九九六年時,由野生動物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偕同動物園共同合作成立,協助收容的瀕危物種以爬蟲類的陸龜、淡水龜、蛇類和蜥蜴為主,兩棲類、哺乳類及鳥類為輔。

動物園指出,每年持續有保育類動物透過救傷收容體系進入收容中心,但礙於國際規範及疫病防治等考量,少有動物能於短期內返回原生棲地,而留在收容中心的動物,除了教育展示之外,更持續與國際間保育單位進行專業交流,讓收容的瀕危動物有機會建立域外衛星族群,透過繁殖維持個體數及遺傳多樣性、與野外研究人員進行保育合作、保存遺傳物質與相關資訊、甚至參與野放追蹤等。

在二00三年,動物園說,收容中心成功繁殖查緝收容入園的緬甸星龜,為全球首例,後來更與美國「貝爾勒龜類中心(Behler Chelonian Center)」簽署「瀕危龜類保育合作協定」,協助緬甸星龜重返棲地。

做為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AZA)的會員之一,台北市立動物園也實際參與了跨國跨機構合作的域外物種管理計畫(EEPs),針對射紋陸龜、安哥洛卡陸龜及亞達伯拉象龜,依照專家群及計畫協調人的安排調度,照養並繁殖這些瀕危陸龜。

除了陸龜之外,動物園跟「奧地利龜島保育研究中心(Turtle Island)」於二0一七至二0一八年間,陸續透過物種交換引進安南龜、黑頸烏龜和羅地島蛇頸龜等極危(CR)與瀕危(EN)保育等級的物種。

在台灣本土物種的部分,動物園指出,收容中心最常收到因查緝走私入園的食蛇龜及柴棺龜,截至目前為止,動物園已經於合適的棲地野放部分的個體,也跟特生中心、中興大學、屏科大等團隊分別進行野放追蹤工作,讓本土的保育龜類行動能持續往前邁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