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想拿教育部補助出國讀書?先過這三關!

換日線

更新於 2022年08月26日05:22 • 發布於 2022年08月15日06:28 • 楊庭語/Crossing Campus
想拿教育部補助出國讀書?先過這三關!
想拿教育部補助出國讀書?先過這三關!

相信會點入這篇文章的人,心中多少對出國求學有些悸動。無論是以留學,或者常見的校級、院級交換,無不是勤勤懇懇地顧好 GPA,狂刷實習、活動,然後憂心於列表上看來排名不怎麼樣的學校、出國後昂貴的開銷、申請不到獎學金等等。

為此,本文將簡介申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跨國培育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的經驗,並認為此計畫可能解決上述的困境。

本計畫提供全額補助該學校的學費、一個月 2.5 萬元新台幣的生活費(共 10 個月),以及 6 萬元的機票費用。話不多說,就來簡介申請的必經之路吧!

第一關:書面審查

書面審查(以下簡稱:書審)的部分資料看似繁雜,但最難纏的其實只有下述幾個文件,其餘皆是跑行政大樓列印即可,故不贅述。

由自己準備的部分,可分為 2,000 字以內的自傳、一篇學術寫作,和語言檢定。

自傳內容可包含你的學業興趣、赴歐美重點大學(本計畫包含 UC Berkeley、LSE、University of Toronto 等頂尖歐美大學)所欲修習的課程、回國之後能為台灣帶來什麼貢獻等等。

學術寫作則可以是課堂報告、獎學金投稿、或者是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等。值得注意的是,若有和他人「共寫」要記得註明清楚,根據面試的經驗,比較推薦以「個人作品」提交,以防有是否為第一作者的質疑。語言檢定的部分,則是托福或雅思二擇一。

由於我是大二上學期時申請,因此沒有用「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作為學術寫作的作品(後來於研習閒聊時,發現大家都是提交這個計畫的論文),而是以投稿雷震獎學金的作品申請(包含參考資料大約 13 面)。至於個人自傳,則緊扣該投稿作品中提及的性別、國際、轉型正義等主題撰寫;由於我雙主修哲學系,因此也將哲學與法律的關聯串起(若有需要相關資料,也可以聯繫我取得)。

至於語言檢定,報名時僅須附上已報名語言檢定的證明,但強烈建議趁著交換前的暑假準備——筆者是交件前才匆匆準備雅思,雖然最後的確有過計畫要求的門檻(本計畫要求 overall 6.5),但也因此耽誤了部分學業。

最後是關於「不是自己準備」的部分——也就是教授的推薦信。非常建議提早和教授提出需要推薦信的事宜,並且親自與教授面對面談話,如此教授寫出來的你也會是更立體的。不可否認,推薦信也是申請審核中相當重要的關鍵。

第二關:面試

據前兩屆學長姊分享,教授會從你交出來的學術論文註腳中,問及相關書籍的問題,但是我剛好沒被問到。面試順序是按「身分證末 5 碼」排序,通常是在中研院面試,但由於前兩天恰巧中研院有員工染疫,因此本次是在台大進行面試。

我是第一位進去面試的學生,前面會有一排應該是中研院的人,陣仗浩大,不過大家不必被他們嚇到。我自己被問到的問題大致圍繞在「如何反駁國際法無用論」、「對於雙主修哲學系的看法」等面向。另外,我聆聽了朋友的經驗,也有人因為是繳交「3 位作者共寫」的文章,因此被面試官刁難。

總之,面試其實不太刷人,平均只刷掉約 3、4 位,因此申請者心態上不用太緊張;但另一方面也表示,在書審階段就已刷掉不少人,故無論是在哪一階段的籌備,都要抱持著萬全準備的心態。

第三關:研習

研習階段通常不會刷掉申請者,至少往年是如此——也就是說,過完前面兩關大致就能鬆一口氣了,但研習的刺激感仍遠高於書審、面試。

第一次的研習,若你和我一樣是 A 組,他們會發給你 40 面全英文的報導,要你在一個半小時內寫出兩篇 essays。我被問到的第一題是:「你覺得中、美之間的新冷戰是否已經開始?」第二題則是:「你覺得西方衰弱、東方崛起的描述是否合宜?」

這些問題聽起來很嚇人,但個人建議大家可以從符合自己熟悉領域的角度切入、描述,舉例來說,我就讀於法律系,因此可以著重於法治層面的比較。總之時間很短,若能挑自己擅長的切點發揮就已經很好。

第二次的研習則是赴中研院用英文口頭報告,在約莫 12 月底時會要求繳交一份與報告主題有涉之英文 essay,規定 1,500 至 2,000 字,並於當天現場報告。大部分同學會拿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來報告,但我是以課程作業翻成英文。

研習的最後,計畫主持人會宣布所有人都通過研習。彼時全場一片掌聲,而中研院的天色也已漸漸暗去,街燈將每個遠行者的身影拉得好長、好長。

填志願:我如何選擇?

確認錄取後,需要填寫自己想去哪間學校。

由於我大學是讀法律系,而美國大多法律學習都是在大學畢業後,因此我在 LSE 和 UC Berkeley 之間徘徊許久:考慮 LSE 的原因是他們的學科直接是 Law,而 UC Berkeley 則是 Legal Studies;但相形之下,LSE 的評分制度對心理健康比較不友善,幾乎每個 Law 的學科都是以學年末 100% 考試來決定成績,而若沒有過關,還得返還教育部經費,UC Berkeley 則有報告等可以分散風險。

因此在身心壓力的考量之下,縱使我碩士想在牛津、劍橋攻讀,因而更想嘗試英國的學校,然而後來還是選了 UC Berkeley(若沒有特別的理由,計畫也會傾向將學生送到 UC Berkeley,因為這樣會比較省經費)。

在學校的抉擇上,大家可以評斷歷年開課的主題、評分方式、該校在你有興趣的領域是否領先等指標,多做一點研究,到時候前赴他鄉也比較不會恐慌、或有期待落差。

然而更詳細的安排,我願親自赴美讀書後,任那邊的氛圍,引領我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延伸閱讀】

●換條跑道不是夢!我如何從文科留學生,轉系又轉行到資訊領域?
●以「多元」入學之名,行種族歧視之實?——哈佛大學錄取政策,背後「不能說的秘密」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