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北大巨蛋在 2023 年底正式開放,這座曾歷漫長爭議與建置的場館,終迎來屬於流行音樂的盛大開幕——從江蕙在 2024 年國慶復出開唱、五月天在周思齊引退賽的驚喜獻唱、到周杰倫的「嘉年華」及張惠妹的「ASMR Maxxx」演唱會,而上週才登場的泰妍演唱會及近期剛宣佈 6 月開唱的林俊傑,都讓樂迷更加期待,使這座可容納 4 萬人的「新巨蛋」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但對於樂迷而言,台北大巨蛋的優勢與挑戰究竟是什麼?哪個區域的視野最好?音響效果如何?LINE TODAY 特別專訪了三個擁有豐富演唱會製作經驗的單位-巨砲娛樂、必應創造、亞斯娛樂,以及演唱會資訊達人「LIVE 王」,透過製作方與樂迷視角,深入解析這座全新的演出場館。
Part 1. 專業演唱會製作單位場館解析
🎤 聲音表現:如何讓 4 萬人都聽得清楚?
台北大巨蛋的場館結構龐大,讓音場設計成為演出製作的一大挑戰。巨砲娛樂總導演鐘佐泓(巨砲)與舞台設計與視覺總監王喬逸(Joey)分享,在製作周杰倫「嘉年華」演唱會時,為了確保高樓層觀眾的聽覺體驗,特別在地面以及蛋頂分別各加裝了七座音響(共十四座),以提升音場的均勻度。
必應創造的硬體技術總監恩強與監製 Lola 也提到:「大巨蛋與其他場館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是棒球場,音場規劃的喇叭串數需求與傳統室內場館大不相同。此外,大巨蛋的看台高度遠高於高雄世運主場館,因此音響必須架設在更高的位置,才能確保聲音的覆蓋範圍。」事實上,大巨蛋本身並沒有建置演唱會類型活動使用的音響系統,必須另外架設喇叭,會需要仰賴音響系統工程師精準計算喇叭覆蓋範圍,再提供給製作團隊參考。
🎤 舞台設計:更大的空間,更大的可能
「以硬體方來說,我們比較在乎場館載重與懸吊部分,以目前流行音樂產業蓬勃發展狀態,演出會需要很多很炫的技術,會有許多機關、燈光、LED⋯⋯等,這些佔了很大的重量,那該如何把這些設備吊到天上,會是首要被考量的,我們要在不同場館限制中打造出華麗演出。」必應創造硬體技術總監恩強分享說。
周杰倫「嘉年華」作為首個在大巨蛋舉辦的個人演唱會,製作單位巨砲娛樂表示,由於缺乏先前的演出記錄,團隊進行了多次場勘與丈量。「我們丈量了三次以上,確保所有數據準確,因為一旦發生誤差,可能會影響舞台設計與觀眾視角。」
然而,如何善用這片龐大空間,同時讓蛋頂區觀眾仍能清楚看到舞台細節,則是製作單位面臨的一大挑戰。傳統三面舞台的設計容易讓藝人與觀眾產生距離感,因此製作單位紛紛採取不同方式來拉近距離,提升沉浸感與互動性。
由於場館規模龐大,藝人與觀眾的距離感也成為一大挑戰。亞斯娛樂政哥分享,為了讓阿妹「ASMR Maxxx」演唱會的沉浸感更強,特別設計了一條 長達 50 公尺的延伸舞台,同時安排 熱氣球繞場,讓阿妹能夠飛越觀眾席,貼近四樓以上的觀眾,創造環繞式的演出體驗。此外,為呼應其場域為棒球場,特別設計了與現場歌迷一起從觀眾席拋出「勝利彩帶」的驚喜環節,令整個看台瞬間形成一道巨型的彩帶瀑布,讓全場觀眾都能感受到沉浸式的感官體驗。
視覺呈現方面,巨砲娛樂在「嘉年華」演唱會中,為了應對大巨蛋的巨大空間與廣闊視野,特別選用了五面大型 LED 螢幕,並安排雙導播團隊,確保即時畫面切換流暢,讓遠距離的觀眾也能清楚看到舞台上的細節。而亞斯娛樂在「ASMR Maxxx」演唱會中,則針對弧形 LED 的設計進行優化,並請工作人員實際站到每個區域測試視角,確保所有觀眾都能擁有良好的觀看體驗。
🎤 投手丘、控台視野與草皮維護:製作單位的隱形挑戰
除了技術與舞台設計,大巨蛋的場地規範也是製作單位需要克服的問題。例如,投手丘與壘包區域受到嚴格保護,舞台搭建時必須避開這些區域,確保不影響場館結構。此外,亞斯娛樂政哥提到,由於大巨蛋的觀眾席與球場地面幾乎齊平,製作單位無法將控台架高,以免影響觀眾視線,這使得現場技術人員的操作條件更具挑戰性。
作為棒球場館,大巨蛋的草皮保護機制也是一大重點。一般舞台搭建過程中,可能會遺留木屑、鐵絲等雜物,而這些物品不得殘留在草皮上。因此,在進場與撤場時,場館會先鋪設帆布與保護墊,確保舞台設備不會損壞草皮。而必應創造在製作《The Last Together 周思齊 feat. 五月天》引退演出時,特別訂製了專用的草地輪,以降低舞台設備對地面的影響。
台北大巨蛋作為全台最大型的室內場館,為演唱會製作單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揮空間,但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場地租金與製作成本隨之提升,巨砲娛樂透露,周杰倫「嘉年華」演唱會的場地租金高達 1 億元,而據媒體報導,阿妹「ASMR Maxxx」的 23 天場租也超過 1 億元,讓製作單位在燈光、音響、舞台設計等方面,必須更精打細算,以確保每一分投入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未來,隨著更多世界級演出來到台北大巨蛋,如何克服場地挑戰、創造沉浸式體驗,將是演唱會製作團隊持續探索的重要課題。這不僅是對技術與設計能力的考驗,也是一個重新定義大型演唱會現場體驗的機會。
Part 2. 專業樂迷帶路選位!
除了製作團隊的視角,從樂迷角度來看,台北大巨蛋的觀賞體驗如何?這次我們訪問了擁有「演唱會狂熱份子」封號的知名演唱會資訊達人 「LIVE 王」,他累積觀看演唱會場次超過 600 場,其中 台北大巨蛋 5 場、高雄世運 5 場、小巨蛋 197 場、高雄巨蛋 22 場,對於不同場館的觀賞體驗有相當多的心得與觀察。
大巨蛋從去年底開始舉辦演唱會後,Live 王表示已參與五場演出,包含國慶晚會、一場周杰倫以及三場張惠妹,他特別分享了在大巨蛋觀賞「ASMR Maxxx」演唱會的心得,由於「ASMR」最初在小巨蛋的設定主打「沉浸式」,讓歌迷有更強烈的感官體驗,這次場地搬到大巨蛋,有一些設定跟一開始蠻不一樣,「整體來說都蠻流暢,還有加一些大巨蛋才可以擁有的,像是熱氣球以及那麼長的延伸舞台。」
但在多場觀賞經驗後,他推薦了兩個區域:
✅ L2 區(二樓)——這層距離舞台不算遠,位置有些高度但視野遼闊。
✅ L3 區(三樓)——座位數較少,且部分區域使用沙發座椅,舒適度更高,票價相較前排區域也更親民,進出也方便。
更多選位攻略 👉LIVE 王 IG 貼文
Part 3. 小編還想說!!!
這部分要來跟大家分享大巨蛋的冷知識,以及周邊資訊,讓準備前往觀賞演唱會的你不會錯過最佳行程安排!
🍽️ 吃飽再去看表演!大巨蛋周邊美食攻略
「Garden City」地下街推薦餐廳:
TOK 盡興食光、週末炸雞漢堡俱樂部、PRESERVE 蔬食料理、螢火部落、Lit Lit Brunch Bar、STAR HUTONG星胡同、紫木槿 韓式酒館、一風堂BAR IPPUDO、掌門精釀啤酒餐廳、武蔵野森珈琲Diner、SPORTS NATION、大巨星港式飲茶餐酒館、湊湊火鍋・茶憩。
另外還有即將開幕的遠東 SOGO CITY,在附近可以步行 5 分鐘到松菸園區、步行 10 分鐘抵達捷運市政府站或是捷運忠孝敦化站,附近有信義商圈、微風信義、統一時代百貨,皆可尋找美食。
📖 冷知識時間!台北大巨蛋演出紀錄
台北大巨蛋的演唱會紀錄不斷更新,目前已經有許多「第一」誕生:
🎤 首位演出的歌手:謝金燕(2023.12.3 亞錦賽臺韓開幕戰)
🎤 首位非運動賽事演出:江蕙(2024.10.10 中華民國 113 年國慶晚會)
🎤 首位售票演唱會藝人:周杰倫(2024.12.5 嘉年華演唱會)
🎤 首位在大巨蛋開跨年演唱會的歌手:張惠妹(2024.12.31 ASMR Maxxx 世界巡迴演唱會)
🎤 首位登上大巨蛋的韓國歌手:泰妍(2025.3.16 The TENSE巡迴演唱會)
🎤 首位登上大巨蛋的西洋歌手:安德烈·波伽利(2025.4.4)
未來的大巨蛋還會有更多國際級藝人來台開唱! 這座場館經歷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等重量級演出的測試後,已逐漸調整並優化各項設施,為演唱會製作單位與樂迷帶來更好的體驗。
如果你即將前往大巨蛋觀看演唱會,不妨記住這些選位與場地資訊,確保自己能獲得最棒的音場與視角,盡情享受這裡帶來的震撼吧~!
✨ 受訪人簡介(依採訪順序)
巨砲娛樂 負責人兼總導演:鐘佐泓(巨砲)
音樂製作人出身,曾為南拳媽媽第一代成員,並擔任周杰倫演唱會總導演,而後成立巨砲娛樂,成為周杰倫巡演御用製作團隊。
ARTJOEY VISUAL COMMUNICATION 負責人:王喬逸(Joey)
周杰倫「嘉年華」舞台設計與視覺總監,擅長創造沉浸式的視覺體驗,在舞台與視覺藝術領域有豐富經驗,曾參與張韶涵、周興哲、潘瑋柏、蘇有朋、張靚穎、陳立農、海來阿木等歌手的巡演舞台設計。
必應創造 硬體技術總監:彭恩強
負責演唱會及大型活動的硬體技術整合與工程統籌,在硬體技術領域有豐富經驗,確保演出設備的穩定性與技術創新。近年曾參與 BLACKPINK、ONE OK ROCK、BTS⋯⋯等海內外藝人演出。
必應創造 監製: 吳育璇(Lola)
現為演唱會及大型活動的導演與節目監製,負責協調與整合客戶需求,專注於為觀眾打造深刻的演出體驗,多次參與五月天巡迴與演出製作,擁有海內外豐富演唱會經驗。
亞斯娛樂 負責人 / 監製及總導演:Evan Wu(政哥)
曾任 MTV 電視台亞洲區資深製作人,後任源活娛樂導演,擁有豐富的演唱會及大型活動監製、節目設計製作及藝術總監經歷,現為 YASSS! 亞斯娛樂負責人,近年負責 aMEI 張惠妹、周興哲、戴佩妮、徐佳瑩、楊乃文、彭佳慧、魏如萱 等藝人之海內外巡演製作。
LIVE 王
以「演唱會狂熱份子」自稱的 Live 王,至今觀賞的演唱會場次已接近 600 場,過去曾從事演唱會相關幕後工作,目前經營社群平台「LIVE王- Live Is Life」分享第一手的演唱會資訊、歌單、懶人包,以及撰寫演唱會評論文章。
-
企劃統籌|陳曼忻
採訪編輯|陳曼忻、林廷昱(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