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來自高雄六龜的尼布恩合唱團,在第13屆世界合唱大賽中為臺灣摘下雙金。合唱團以布農族結合平埔族的改編歌謠、六龜客家採茶古謠,分別在「民謠與原住民音樂有伴奏組」、「當代音樂混聲組」技壓群雄,將臺灣原住民及客家音樂文化推上國際舞台。
這也是尼布恩合唱團繼2023年獲得公開組金牌後,再度將臺灣的優美天籟,傳唱全世界。
聚集愛唱歌的青年 為原鄉注入活力
溫暖的三月週末,合唱團成員齊聚在尼布恩學堂一樓,準備開始每月的團體練唱。原為學生自修的一樓空間,此刻塞滿了近70個人,當中有不少人是為了練習而專程從外地返鄉。合唱團指揮陳俊志表示,「我們會趁機調整表演動作跟統合歌聲音色,並建立彼此的默契。」他強調,成員要做到跟身旁的演出者完全融合,才是理想的狀態。
在加入尼布恩合唱團前,所有團員都曾是陳俊志在六龜高中合唱團指導過的學生。為了讓學生畢業後能夠繼續唱歌,陳俊志於2017年創立尼布恩合唱團,團名尼布恩一詞代表布農族語「牙齒」之意,也與本業是牙醫師的陳俊志息息相關。陳俊志原先在高雄市區開設牙醫診所,14年前因緣際會走進遭莫拉克風災嚴重破壞的六龜區,重建期間陸續擔任多校合唱團的指導老師,過程中他發現六龜教育資源上的缺乏,便積極投入偏鄉教育,成立「尼布恩人文教育關懷協會」,為當地學生提供讀書空間及免費的課輔班,尼布恩合唱團目前隸屬於協會之下。
擔任合唱團聲樂指導,同時協助課輔工作將近12年的許家倫表示,合唱團成立以來,不只滿足這群喜愛唱歌的青年,大家在興趣及升學路上互相支持,更激勵了在地就學的國、高中生。「看著這群讀完大學、甚至是研究所的哥哥姊姊們,弟弟妹妹就會覺得自己也可以繼續升學,或是去讀以前想都沒想過的第三類組。」目前擔任合唱團團長的撒理嵐‧伊斯坦大與課輔班主任蘇妙玲,兩人皆表示畢業後決定回到六龜,就是希望可以回饋家鄉,為地方盡一份心力。
採集地方古謠 創造合唱團獨特色彩
合唱團就像是個大家庭,彼此關係緊密,或許是這個原因,「尼布恩不同於其他合唱團,成員在舞臺上有很強大的能量。」陳俊志提到,去(2023)年準備世界合唱大賽時,為了傳遞古調的意涵,團員決定分別穿上布農及當地平埔族的傳統服飾,並嘗試以音樂跟舞蹈結合,在臺上述說六龜當地族群融合的過程,「雖然是為了比賽,但更像是在做一場表演。」陳俊志說。
迎戰今年的世界合唱大賽,尼布恩合唱團嘗試改編客家傳統歌謠,「曲子是六龜新威社區當地的歌謠,是當地特有的新民庄調。」陳俊志表示,為了讓團員更了解這首作品,下次團練將移到新威社區練習,預計邀請在地耆老演唱原曲,「我們採集古調,透過改編賦予歌曲新的生命,也是進行文化的採集與保留。」不只是為了比賽,也為六龜發展音樂地方創生,持續累積在地能量,更將原鄉美聲帶上國際舞臺。
文/羅健宏 攝影/Carter 圖片提供/尼布恩合唱團、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責任編輯/黃綉雯
[本文為高雄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