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影評】《銀翼殺手》:曾被調侃缺乏深度又步調慢到沒動作的經典電影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20年06月24日20:50 • 電影文學希米露

在這文字愈來愈廉價,影像愈來愈容易傳心入腦的時代,相信許多小說家最期待的不只是文字暢銷、讀者喜愛,或許在內心深處更為浪漫的妄圖會是——將文字化為影像。假如小說能夠製作成電影,不只小說家可能因此成名,還會為文字工作者帶來巨大財富。於是,不用多,一輩子只要一本小說能夠動員千人變成電影,應該已是小說家的莫大成就。

不過,對於美國科幻小說家菲利普狄克 (Philip K. Dick, 1928-82) 來說,他的小說能一部一部地搬上大銀幕或是拍成電視劇,肯定完全都是無心插柳的偉大成就。狄克還在世時,僅有短篇小說〈冒充者〉(Imposter, 1953) 曾經在 1962 年被拍成一集電視劇。狄克小說中最成功的改編作品,肯定是《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082),改編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1968),雖然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1937~) 的《銀翼殺手》是在 1982 年 6 月 25 日上映,可惜狄克不曾親眼看見自己的仿生羊在影院誕生,也沒有機會親眼見證他創造的仿生人故事,竟然能在未來成為經典,因為在《銀翼殺手》上映前四個月,狄克就已經先離開地球了。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事實上,即使狄克就算多活一年,還是無法見證《銀翼殺手》的巨大漣漪,因為 1982 年上映之後,能夠理解《銀翼殺手》的觀眾、記者、或影評著實少數,幾個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報章雜誌,還將《銀翼殺手》批評得尷尬困窘,僅有少部份的影評認為《銀翼殺手》思想深沈,有機會通過時間考驗。

不少影評認為《銀翼殺手》的故事普通、雖然效果新奇,電影整體與華納兄弟設定的「動作冒險」分類不甚相符,有些人調侃《銀翼》的步調太慢,慢到一點都稱不上是「刺刀跑者(Blade Runner)」,反倒像是個「刺刀爬者 (Blade Crawler)」(洛杉磯時報),實在難以稱為動作片。也有批評家稱讚《銀翼殺手》以科幻電影的角度看來,相當具有一席之地,可惜缺乏人文思索與人性探討,過於空洞。當年,唯獨科幻小說雜誌《戰神》(Ares Magazine) 提出獨樹一格的讚揚:大部分的觀眾與批評家都誤會了,《銀翼殺手》絕對稱得上是今年最上乘的科幻電影。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今日我們閱讀到這些 1982 年的影評時,肯定覺得相當有趣,因為今天的我們可以馬後砲地說,大部分的影評與觀眾錯看了《銀翼殺手》,只有《戰神》雜誌說對了,《銀翼殺手》不只不乏人性探討,還豐碩溢滿到,在人文哲學藝術各個領域,讓後人津津樂道、推敲無盡。

我們認識的《銀翼殺手》,對於人性有著極為細膩的思索與琢磨,由仿生人珍愛生命對照人類生命的意義,由一隻自由飛往天際的白鴿對比被捕仿生人的生命終點,由夢境的紙鶴反映人類獨有的記憶與回憶。這些關於人性與人生的探討,餘音繚繞久久不絕,直至21世紀的我們,仍舊迷戀於《銀翼殺手》,許多科幻電影一次又一次地複製雷同的前衛科技巨城,在黑夜中的喧囂頹廢市井,還有走在人生下坡的魯蛇英雄。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而且,《銀翼殺手》絕對不是溫吞緩慢的「爬者」,而是部搭乘時空專機,遠遠「飛越」1982 年的超時空劇作。那些 80 年代的觀眾,尚未理解的未來都市,尚未思索的人際互動,也尚未揣想的人機關係,早已刻畫在科幻作家狄克的文字當中,也體現在導演史考特打造的影像世界。當時的人類看到的影像是炫目的假想、仿生人是小說家的假說,但是對於今日的我們,卻幾乎都是現實(極端的貧富差距、巨大的企業權力、城市邊際的廢棄場所等等),不然就是即將實現的實驗進行式(像是仿生器官、仿生人、飛船、航向火星等等)。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劇照。

甚且,21 世紀人類對於《銀翼殺手》的熱愛,讓電影公司願意再製一部屬於 21 世紀重新詮釋的《銀翼殺手》,於是在 2017 年,《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誕生,融合1982 的電影、新的議題、還有與小說同樣沈重的人性深思與存在主義。

《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看過愈多科幻電影與科幻小說,愈是欽佩撰寫科幻小說的前衛思想家,或許他們根本不是活在他們那個時代的普通人,而是他們那個時代的未來人,如此,才有辦法在一個連「網路」是什麼都還沒成形,也還沒進入人類意識的時代,撰寫出一個人類已經上火星又困在虛擬世界的未來。

或許,狄克並未真正離開地球,他只是回到他應屬的未來罷了;也或許狄克並非不知道,而是他對於他的小說能夠帶來趨勢、形成熱潮,早就默默微笑、了然於心。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