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工研院發表台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協助掌握氫能商機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22年06月27日17:43 • 發布於 2022年06月27日16:40

國發會 2050 年淨零排放路徑圖,2050 年台灣電力來源有 9%~12% 仰賴氫能。工研院今日發表「台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從「發電」、「載具」、「工業」三大氫能應用與氫氣供應,結合產業需求與技術發展,提出未來 30 年台灣氫能應用技術的發展策略,協助產業掌握氫能商機,共同邁向零碳未來。

據「台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規畫,台灣將以淨零為目標,發展混燒與專燒氫氣的燃氣發電方式,並逐步取代以往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機組以降低碳排。工業應用方面,鋼鐵與石化產業則可利用氫氣治金、鋼化聯產及使用低碳氫以降低製程碳排,以及半導體製程展生的大量餘氫亦可回收發電。

交通載具,照國發會淨零碳排路徑預估,台灣 2050 新掛牌道路用車全電動化,預估 2050 全年達 40 萬輛。高載重、長途運輸如大型客車與貨車,更有 25% 將以氫燃料發電。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表示,藍圖建議可在台灣西岸分別設立北、中、南三大氫應用園區,包括搭配北部既有電廠改以混氫發電、中部離岸風電規劃綠氫生產,以及南部既有石化鋼鐵聚落的氫應用。

零碳排的氫能應用為世界趨勢,也是台灣達到 2050 淨零排放的必要選項,高效率的氫應用技術更是台灣在全球氫經濟競爭下勝出的要件,工研院現階段已投入研發多項跨領域的氫應用技術,包含氫氣的燃料電池系統、提供未來氫能車所使用的高安全儲氫瓶、運用在半導體產業的工業餘氫發電系統和未來利用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電解水的產氫系統等。

除了本次台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工研院亦將持續與亞太氫能發展具領導地位的日本及澳洲交流請益,協助國內產業掌握國際市場趨勢布局,開創產業新商機,達成 2050 年淨零碳排最後一哩路。

(首圖來源:工研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