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台灣在3月才啟動一波裁員,而27日舉辦「解密Google台灣佈局」媒體聚會,宣布台灣將大舉徵才,如今已有上百名職缺開放,後續還會增加。
Google台灣人資長呂亞樵指出,上一波裁員是為了回應景氣變化的決策,如今的人力重整將會更精準,Google也會持續重點投資台灣,讓台灣在AI浪潮下繼續扮演重要地位。
台灣橫跨多種產品線,3大優勢吸多元人才
Google表示,目前在Google Career公告上已經刊登上百個職缺,而且還在快速增加中,這三年間也持續跨海尋找國際員工來台工作,說明求才若渴的決心。Google認為,「世界級產品服務、開放多元的工作環境、具競爭力的薪資服務」是和產業競爭求才的三大優勢。
台灣是Google在美國以外最大的硬體工程研發中心,產品團隊非常多元,人力需求自然非常高。在台灣研發的項目包含Pixel手機、Nest智慧家庭、Fitbit穿戴裝置、Chromebook筆電、Tensor SoC晶片等。
除了硬體,其中還需要軟體研發、軟硬體整合、測試人員,甚至為了台灣的資料中心,也有專門的開發團隊在服務,負責開發資料中心需要的網路、伺服器等設備資源。
隨著AI應用蓬勃發展,Google重新確立發展方向,台灣成具備熟的軟硬體產業鏈和研發人才,是Google 實現AI願景的重要一環。
Google台灣軟體測試品管總經理王羲雯指出,台灣具有AI發展的三大優勢:
1.健全IT生態系:擁有完整產業鏈,從半導體晶片設計、電子零組件設計製造和終端硬體設備製造等,在台都有企業與生產線可以支援。
2.創新研發人才:具有大量軟硬體整合及資通訊背景人才,韌性高、勇於挑戰,責任感也強。
3.地理位置與開放環境:亞洲樞紐地帶,友善政策和便利的生活環境。
Google台灣並未公布總員工人數,但是在全台已經有超過7間辦公室,分布在5個城市中,例如開發晶片的團隊需要更靠近供應鏈,因此新竹、桃園等地都有設置辦公室;位於板橋的新大樓外觀已經興建完成,雖然因疫情延誤,完工時間未定,但Google台灣硬體副總裁彭昱鈞透露,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求才之手伸向國際,重點鎖定四大亞洲地區
Google台灣持續往海外投放徵才廣告,挖角國際人才,目前已經有超過20個國家地區的員工在台灣工作。
海外徵才地區不受限,彭昱鈞分享,團隊中甚至有主管是從哥斯大黎加來台灣,由於文化背景不同,思考激盪出很多火花。呂亞樵則指出,Google台灣對於需要的人才規格是非常精準的,會透過市場調查、數據投放到廣告到最需要的人才上,而亞洲有幾個地區是Google台灣最大力徵才的目標。
Google台灣海外徵才重點地區:
1.馬來西亞:和台灣有相似的供應鏈,文化也相近。
2.印度:供應人力非常大,學習速度也非常快。
3.新加坡:過去友善移民政策,已經吸引非常多高科技人才,但這幾年產業有變化,人才釋出,希望抓住機遇精準徵才。
4.南韓:產業鏈有重疊競爭關係,因此人才職能很相近。
但海外員工為何願意選擇台灣?呂亞樵分析,台灣有獨特的科技聚落和豐富產業鏈,可以橫跨不同產品去發展,而過去三年台灣疫情穩定,對國際員工是一個很大的拉力,雖然現在生活已經恢復正常,但也改變很多人對生活工作平衡的看法,對於生活品質這塊需求最大,台灣生活方便、環境多元包容,是吸引定居的誘因。
不過呂亞樵坦言,確實也有困難之處,例如疫情期間工作簽證的申請速度較慢,目前已經和國發會建立海外員工簽證的快速通關流程,預期效率會持續提升,第二個點是,國際人才在銀行開戶非常困難,初期甚至有員工到台灣的前30天沒有薪水、沒有當地貨幣,金融服務上意外卡關,是需要再和政府單位合作努力的地方。
延伸閱讀:Google台灣傳裁員逾150人,資遣方案N+9!手機、筆電部門走最多,官方怎麼說?
責任編輯:錢玉紘
延伸閱讀
Google台灣傳裁員逾150人,資遣方案N+9!手機、筆電部門走最多,官方怎麼說?
連Google都警告員工:別向AI聊天機器人洩密!甚至Bard也要防,為什麼?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