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是寶石總會發光!南投女兒蔡培慧:農村人自立自強的韌性,讓農村出生的孩子也可以擁有無限的潛力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22年07月15日01:50 • 發布於 2022年07月15日01:49 • 徐遼明

圖片來源:蔡培慧Facebook粉絲專頁

阿嬤喚她鵝仔

出生於南投魚池鄉的蔡培慧,是土生土長的南投女兒。蔡媽媽回憶,蔡培慧是她的第一胎,出生的時候好像急著想要來到這個世上,當天肚子痛,到醫院就生出來了。

蔡培慧生於頭社,翻過一個山頭就是日月潭。兒時的她雖不知道日月潭究竟是因為潭的顏色有兩種,還是因為形狀相似而得日月之名,但打從懂事以來,她就在左近的群山裡走跳,在田野之間玩耍,日月潭就好像朋友一般,陪著她長大。

如同許多南投小孩,蔡培慧來自隔代教養的家庭。由於家長在當地找不到可以做的工作,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北上打拚賺錢,蔡培慧的父母也在她剛出生那一年,遠赴台北工作。

回想起這段日子,阿嬤身兼母職,蔡培慧說她與阿嬤特別親,喜歡喚她「鵝仔」,因為蔡培慧小時候包尿布,走起路來頭輕腳重,身子左右搖晃,像極了一頭鵝。

童年在農村長大,生活雖然不及城市進步,卻有著城市遠遠不及的純真和滿足。

兒時的農村回憶

弟弟蔡孟訓說,蔡培慧在家族同輩中年紀最大,是名副其實的孩子王,無論是玩捉迷藏、紅綠燈,還是各式各樣的冒險,都是蔡培慧帶著弟弟妹妹到處跑。「她是最大的姐姐,會負責管大家,有龍眼、柑橘那種點心,都是由她幫大家分配,」蔡孟訓回憶,姐姐偶爾還會當起小老師,教大家學注音符號。

那個年代,農藥防蟲還不普及,小孩子常聚在田裡抓鱔魚和泥鰍;再不濟,也可以抓泥土打泥巴戰。蔡孟訓記得,一到冬天,家裡的果樹收成,三合院裡堆滿橘子,吃也吃不完;不過光吃不做事也不行,小朋友偶爾也得上山充當小助手,為農村經濟出一份力。

從電影銀幕中認識台北

蔡培慧每每回想,常覺得自己或許生長在台灣農村最美好的時光。

70年代的台灣,工業化的進程才正要起步,農業還不見衰退,農村也尚未凋零,農人仍與山川星月為伍,靠四季更替維持生計;小孩子奔跑在金黃色的稻穗之間,在清澈的溪水裡游泳,而台北不過是一個大人們之間流傳的傳說。

說到台北,兒時的蔡培慧是一片陌生,僅僅知道它在山的另外一頭,對台北的認識全靠電視。那個四邊的方形小櫥窗內,每日播送著關於台北的戲劇、新聞、廣告。蔡培慧的眼光蒐集那些片段的微觀畫面,在小腦袋裡拼拼湊湊,打造出一座富麗堂皇的魔幻都市。

不過,蔡培慧坦言,第一次上台北的經驗讓她感到失望。

語言隔閡造成距離

國小六年級,阿公帶著小培慧上台北探望父母。蔡培慧滿心期待,跟著阿公到水里坐客運北上。在她的想像裡,台北是一處光鮮亮麗的地方,什麼都是新的,什麼都是最先進的,興奮之情不下於《查理與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的主角查理首次踏進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工廠。

80年代的台北,百廢待舉,隨著鐵路地下化專案第一階段工程啟動,再加上車水馬龍的交通,混亂的台北市中心儼然是一處大工地。

蔡培慧記得她與阿公在北門附近下車,客運站附近塵土飛揚,背景被電鑽聲占據。「這怎麼是台北?」蔡培慧狐疑的想。

後來回到南投,同學紛紛好奇向她詢問台北的景況,更語帶羨慕的問她有沒有去吃剛開幕的麥當勞。蔡培慧說不上來。對她幼小的心靈來說,台北始終是一個神祕的地方。

當時,蔡爸爸到台北求職,在麵包店工作,後來攢了錢,選擇在新莊創業開麵包店,一家人也定居在新莊。國小畢業後,蔡培慧北上讀書,就讀新莊福營國中,與父母和兩個弟弟團圓,全家皆大歡喜。然而,對蔡培慧來說,事情並不如想像中一帆風順。

「那時候在學校不能講台語,姐姐國小在鄉下長大,所以剛上台北會比較不適應,」蔡孟訓說。在南投家鄉一向樂天知命的蔡培慧,到了台北學校,卻成為導師評語中有點內向的女孩。

語言隔閡是蔡培慧人生首度遇到的城鄉差距。她後來承認,初來乍到台北,依附在口中的南部口音令她感到自卑,不願意在同學面前吐露自己來自鄉下,這種顧慮轉化成不願主動開口說話的沉默。

蔡孟訓記得,蔡培慧不止一次透露自己想要回去南投,不只是對城市的排斥,也是想要回到阿公與阿嬤身邊,與他們一起生活。

然而,眼看回南投已是不可為的選項,蔡媽媽說,蔡培慧變得有些「叛逆」。

多年後來看,蔡培慧在父母眼中的叛逆,無疑是她對自己的武裝。為了抵抗城市對鄉村的誤解與不自覺流露的歧視,蔡培慧決定用知識裝備自己,更加要求自己在學識上的追求。

國中畢業之後,蔡培慧堅持要讀專科學校,但礙於家境,經過多次爭吵後,蔡培慧只能將就先到職業學校讀書。就讀臺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士林高商)期間,蔡培慧打工存錢繳學費,也為自己的學業鋪路,她從士林高商畢業後,便轉到致理商業專科學校(現為致理科技大學)就讀。

說到就要做到的衝勁

生長在蔡家,孩子都必須學會自立自強,要有農村人的韌性。

蔡媽媽說,蔡培慧總是非常獨立,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一上高中後就出外打工賺學費,生活從來不讓父母操心。蔡培慧說,她一路半工半讀,曾先後到火鍋店、KTV打工,而且還母雞帶小雞,介紹弟弟到她打工的地方上班。

「上專科之後,蔡培慧就比較常住外面了,偶爾回來會跟我說,她還要再讀,我問她這樣負荷得過來嗎?她回說,『妳不用擔心,我會自己打算』,」蔡媽媽自豪又略帶心疼的說,「這都是她自己打拚來的。」

蔡孟訓說,姐姐說到就要做到,對於自己立定的目標有一股衝勁,「她想要做什麼,很難去改變她。」

爾後,蔡培慧在世新大學取得社會發展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又在台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都再再證明蔡培慧的毅力,也證明一名農村出生的孩子可以有無限的潛力。

被問到女兒當年考上台大,讓她搖身一變成「博士媽媽」,心情如何?蔡媽媽說,她從來不主動向外人提起這件事,意思是做人務必要低調謙虛,不要半瓶水拚命搖,但語氣中仍藏不住驕傲。

不過,與其說敬佩姐姐,無論是她在學識上,還是後來在社運、政治上的成就,蔡孟訓則更記得蔡培慧的溫柔。

▲搬到台北後,身負城鄉差距與歧視的壓力,蔡培慧( 右 )不只一次透露自己想回南投。
在士林高商就讀時,也時常回家探望阿公與阿嬤( 左 )。

蔡孟訓說:「她是很照顧弟弟的,以前家境不好,她總是把自己穿得很中性,這樣我們也能穿她的衣服,」這些看似人生中的小事,卻見證了蔡培慧對家人深深的愛,「姐姐總是很盡心,想要讓家人的生活更好。」而這份愛與責任,也漸漸從家人延伸到故鄉,因為蔡培慧不僅是蔡家的女兒,更是南投的女兒。

【書籍資訊】
《拔地而起的力量》

出版日期:2022.06.30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