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新年第一震就規模6!氣象局:未來3天留意規模4至5餘震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2年01月03日13:10 • 發布於 2022年01月03日10:53
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指出,發震時間為17點46分37秒,震央位在北緯 24.02度,東經 122.18度,即在花蓮縣政府東方 56.7 公里 ,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9.4公里,芮氏規模:6.0。(擷自氣象局網站)
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指出,發震時間為17點46分37秒,震央位在北緯 24.02度,東經 122.18度,即在花蓮縣政府東方 56.7 公里 ,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9.4公里,芮氏規模:6.0。(擷自氣象局網站)

相關新聞:天搖地動國家級警報沒響 氣象局:告警系統判定有落差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地牛翻身!中央氣象局表示,今晚約5點46分於花東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全台有感。最大震度為宜蘭4級、雙北4級,由於天搖地動將近半分鐘,尖叫聲此起彼落。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個是今年度編號第一個地震,第一個地震規模就破6,相當罕見,也預示今年地震活動的頻繁度不輸於去年。

至於大台北地區感受到明顯搖晃,陳國昌說,這是盆地放大效應所致,而未來2到3天內須留意規模4到5的餘震。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個地震深度為19.4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這個地區實際上是隱沒帶的前緣,發生原因為菲律賓海板塊隱沒之前推擠歐亞大陸板塊,前緣堆起突起海脊,震源位在海脊後方、隱沒帶準備往下過程拉動岩體,導致岩體陷落,而陷落現象稱為弧前盆地,這個地震發生在和平海盆和南澳海盆之間,實際上因為隱沒的作用拉動上盤、拉動歐亞大陸板塊,擠壓過程導致變形、破裂引發地震。

陳國昌表示,將會針對這個地區加強監測,這個地區本來就是地質破碎地區,最近情況看來確實比較活躍,所以會加強監測。

他說,地震規模達到6.0相當罕見,很少有一年第一個地震就是規模這麼大,往年平均地震規模超過6以上才兩個,至多3個,平均2.5個。而去年地震活動頻繁所以去年有超過4個、觀測網外1個,今年開年第三天就發生一個,表示這個地震是延續去年地震活動現像,可能今年後續地震活動也會像去年一樣頻繁,但可以確認的是今年第一個地震規模超過6,未來還有一整年的時間,「今年可能地震活動的頻繁度不輸於去年」。

隱沒帶地震較往年活躍許多

陳國昌說,地震發生位置和上週南澳海盆發生的地震差不多,雖然不在相同地方,但發震機制相同,代表說隱沒帶最近這一兩年,從去年、前年下半年開始,隱沒帶地震較往年活躍許多,隱沒帶地震是氣象局相當在意的,今天雖然不是發生在隱沒帶,但是隱沒帶向下拉的力量造成上盤推擠,由於發生地區淺層,北部多數地區達到4級震度。

另外,此區是地震好發區域、地震不少,光是從1980年以來、這40年來就有4起,發生規模超過6,規模最大達到6.8。

陳國昌說,不排除三天內有規模4至5的餘震,但請民眾放心因為此區為破碎帶,所以餘震不會多,餘震規模也不會太大。

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指出,發震時間為17點46分37秒,震央位在北緯 24.02度,東經 122.18度,即在花蓮縣政府東方 56.7 公里 ,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9.4公里,芮氏規模:6.0。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葉展政
    哥吉拉復活了⋯⋯⋯⋯怕怕😱!
    2022年01月03日13: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