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開始有換房的想法,主要是想換個更好的居住環境,後來順利在重劃區買到理想的預售屋,這邊街道乾淨整齊,環境寬敞還有公園,整體來說是很舒適的氛圍,很適合長久居住,所以打算要好好地裝潢,讓我跟伴侶的新生活有個美好的開始!
二、找設計師的過程
一直都對室內裝修相關的東西蠻有興趣,時不時會把喜歡的空間圖片存下,但是也同時發覺到,有好多空間設計好看是很好看沒錯,卻沒什麼溫度,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很喜歡的KOL-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的家,他們的家完全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家的樣子,於是馬上搜尋他們是給哪一家設計公司規劃的,就這樣找到了心空間設計的Joyce設計師,看了其他作品發現我是真的很喜歡,既有溫度、有設計感卻不匠氣,而且設計師人很好溝通,預算也在我可以負擔的範圍內,後來就沒有再找其他家比較了。
三、需求與平面配置
建商原始格局已經很適合我們的生活模式,就沒有另外再調整,不過我跟伴侶習慣分房睡,最後房間配置是兩間都有完整機能的獨立房間+更衣間。
其他的需求:
1.硬裝不要做太滿,希望配合現成櫃體
2.修飾掉看起來很壓迫的大樑
3.灰階色系+木質元素的溫暖風格
4.新增中島備餐檯
四、原屋況
進門上方的大樑特別壓迫,有和設計師強調說一定要修飾這個地方。
原屋況1
客廳整體採光還不錯,這也是我們很喜歡新家的原因之一!
原屋況2
原本建商只有附基本廚具,但我們蠻常下廚的,希望增加一個備餐中島,並且提升收納空間。
原屋況3
五、完工美圖分享
一開始對這個家的想像,是希望用喜歡的家具去搭配出空間的個性,設計師也很認同這個想法,她也認為只要把收納、機能都打底好,利用家具軟件去提升整個家的質感是最適合我們的,像是電視櫃和旁邊的直立櫃都是我一開始挑好的,設計師再以這些家具的元素去推敲出硬裝的樣貌,比方家具邊角導圓弧的設計,設計師就延伸出不同角度的弧線去修飾大樑;又好比我喜歡深胡桃木的復古老件家具,那她就會在硬裝使用淺色的木質去做深淺色的對比層次,所以整體視覺上是很互補、和諧的,也很謝謝設計師為了要完成我這個想法,在尺寸、管線上都花了更多時間去思考怎麼做結合。
完工1
當初在跟設計師溝通時,有提到沙發後面那間房間是伴侶要使用的,她很常待在這個房間裡工作,希望空間不要太封閉,最後討論出的結果是這個開小窗的設計,這樣我們彼此在不同空間還是可以互動,甚至還能從這個小窗看到客廳的電視,開窗的範圍也不會大到整個房間失去隱私,這個規劃我們都很喜歡!
完工2
六、裝修建議
雖然不是第一次買房,也不算是第一次的裝潢經驗,但在買上一間房子的時候預算比較少,所以自己找了工班來裝潢,整體偏功能導向,沒什麼設計感可言,這次藉設計師之力完成舒服又漂亮的家,一部分我覺得自己過往經驗也有一些幫助,比方說櫃體的尺寸、高度、插座、管線那些一開始就和設計師討論得很細,因為之前的家在裝潢時欠缺這一部分的考量,導致使用上很不順,這次記取教訓把這部分改善了,果不其然使用上變得順手不少,我認為這也算是提升家裡舒適度的關鍵之一。裝修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和其他居住者的習慣是什麼樣子,嘗試記錄下來和設計師討論看看,結果一定很不一樣。
我覺得大家對「風格」的認知都不太一樣,建議有空就把喜歡的空間照片存下來,一方面是慢慢探索自己喜好的風格,另一方面是用圖跟設計師討論,比較不會有想法上的落差。
七、後記
回想起上一間房子的裝潢時,那時候每天都要跑工地監工,有問題還要自己想辦法,這次下定決心找設計師,把監工的重責大任交給她,如果有問題,設計師會第一時間就解決掉,或是想幾個解決方法和我討論,這讓我覺得找設計師是很必要的事情,真的很多方面都得靠她才有辦法!
尤其聽說有些設計師主導性很強,不太聽業主的聲音,但我們的設計師人很nice,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架子,不會擔心跟她溝通會被拒絕,當然,她是專業的設計師,多少會提一些我們沒聽過的設計方式問我們想不想嘗試,不過一定會先討論過有共識後再行動,整體過程中算是我的想法+她的專業建議+彼此想法碰撞出的新火花所組成的,完工結果非常符合期待,像是當初很在意的大樑,設計師利用不同角度的弧線去修飾,現在看竟完全不覺得壓迫,反而覺得提升了設計感,而且整理來說,選擇合適的設計真的很重要,我們是從大房換小房,本來還擔心住了會不會很擠,沒想到收納、機能、風格只要都有做到位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一切都只是多慮,現在能在這麼完美的家生活,很開心終於圓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