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關稅戰又有新發展,衝擊範圍最廣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已正式宣布。其中,對台灣最重要的衝擊是,川普再度指「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並導致台股早盤下跌!其實,早在2023年競選時,川普便提出「以牙還牙,以關稅還關稅」,指出當前許多美國的貿易伙伴進口美國商品時,收取不對等的高額關稅,他希望逆轉此現狀。從貿易逆差、關稅落差來看,亞洲國家恐將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在當地時間2月13日,正式宣布將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即美國對其貿易伙伴國徵收同等關稅。範圍是全部國家,包括競爭對手與盟友,無一倖免。
「針對貿易問題,為了公平起見,我決定徵收對等關稅。」川普說,「任何國家向美國收取的費用,我們也將向他們收取回來——不多也不少。」
這是川普關稅連擊中的第三波攻勢,影響範圍更大、層面更廣,實際成效也引起國際討論。
此前,川普便多次提起美國的鉅額貿易逆差,甫上任,便要求提高對中國關稅10%、墨西哥與加拿大皆提高至25%(目前三國提高關稅的舉動皆暫緩),10日再度針對鋼、鋁祭出25%關稅,大幅衝擊貿易伙伴。
川普正式宣布「對等關稅」,再提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
與多國擔憂的不同,這項徵收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並未立即徵收。《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先指示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提交相關實施步驟的研究報告,被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預計在4月1日前完成這些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盧特尼克對晶片法補貼的態度十分強硬。1月底的提名聽證會上,他便表示台積電「利用」美國來發展晶片製造,「我們太依賴台灣了。我們需要擁有那些(晶片)產能。」
盧特尼克的態度其來有自。川普13日再度提起「台灣偷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現在,幾乎所有晶片都是台灣製造的。幾乎全部,韓國只有一點點。」
不僅不滿台積電主宰全球的晶片生產,《金融時報》報導,川普間接批評了英特爾,因為英特爾也向台積電採購部分晶片。「台灣搶走了我們的晶片生意。我們曾經擁有英特爾等非常好的大公司。它從我們這裡被奪走了。」
「如果他們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的。」川普說。為了讓製造業務回到美國,川普不惜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條約,也要祭出對等關稅,恐徹底改變美國75年來的貿易政策。
川普關稅三連擊!「對等關稅」將造成什麼影響?
對等關稅是什麼?《巴倫週刊》報導,專家指出,這並非由國際貿易組織定義的專業術語,更像是川普自己創造的詞彙。
2023年競選時,川普的資料便已提出此概念:「如果印度、中國,或是任何其他國家,對美國製造的商品徵收100%或200%關稅,我們也將對他們徵收完全相同的關稅。」
近日,對等關稅又再度被他搬上檯面,「我們希望與其他國家受到平等的(關稅)對待。我們不要求更多,也不接受更少。」
高盛經濟學家菲利普斯(Alec Phillips)和彭(Elsie Peng)分析,川普收取對等關稅的模式可能分為三種:第一為最直觀的「國家級」,即計算貿易伙伴對美國收取的平均關稅,美國向對方施加同等水準的關稅;第二為「產品級」,美國將針對不同國家、不同產品,訂立同等水準的關稅;第三種則是最複雜的「涵括非關稅壁壘」,除了關稅以外,任何阻礙國際貿易的政策或措施都將考慮進去,如產品標準、檢驗檢疫程序、限制進口數量等。
川普13日表示,徵收對等關稅的標準將考慮「對美的非關稅壁壘」,且將根據不同國家「量身定制」,尤其可能針對歐盟等徵收增值稅(VATs)的貿易伙伴。考慮到出口商品時,增值稅將被退還,如隱形出口補貼,也成為川普的貿易顧問瞄準重點之一。
考慮到川普的政策常常急轉彎,從競選期間喊出全面收取10%關稅,到當前的關稅戰連擊,可見這三種對等關稅形式都有其可能性。更不用說,與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20多國,理應不受「國家級」對等關稅影響,但先前川普劍指FTA名單中的墨西哥、加拿大,看來最終決定,還是這位狂人總統說的算。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向《Forbes》分析,若川普實施國家級對等關稅,美國加權平均關稅預測將上看4.8%。與2022年世界銀行數據相比,美國進口的有效稅率將大增3.3個百分點。
然而,上調關稅的首波衝擊,恐怕將是美國消費者的荷包。美聯儲分析,若有效關稅率提高3.3個百分點,且此成本完全由消費者承擔,則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每年將上漲0.5%。
事實上,《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13日也坦言,徵收關稅可能會在短期內提高消費價格,但指出從長遠來看,這是值得的。當被問及是否需研究對等關稅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時,川普回應:「這沒什麼好研究的。一切都會很好。美國將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經濟體。」
亞洲各國對美關稅落差大!越南、印度恐首當其衝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過往以來實施的關稅其實並不高。德意志銀行2025年1月的報告指出,即便2019年開始,美中之間的關稅戰已大幅拉高美國加權關稅,但以2022年數據為例,美國的關稅率在各國中的排名倒數第二,僅略高於日本。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貨品貿易逆差突破1.2兆美元,較2023年增加14%,創下歷史新高。
分析美國貿易逆差前幾大的國家,截至2024年12月,年度貿易逆差前五名分別是中國、墨西哥、越南、德國,而台灣排名第六,美國對我貿易逆差達739億美元,較2023年大增259億美元。
2024年美國前十大貿易逆差國(單位:億美元)
排名變化
國家
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額
較前一年增減
1
中國
2954
159.76
2
墨西哥
1718
194.21
3
越南
1235
188.73
4 (↑1)
愛爾蘭
867
213.58
5 (↓1)
德國
848
17.79
6 (↑3)
台灣
739
259.25
7 (↓1)
日本
685
-26.75
8 (↓1)
南韓
660
146.02
9 (↓1)
加拿大
633
-45.61
10 (↓1)
義大利
440
-0.12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表格整理:吳季柔
有鑑於此,巴克萊分析師團隊向《CNBC》指出,除了美國有貿易順差的香港、新加坡,「美國可能將提高多數亞洲新興經濟體的進口關稅。」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估計,截至2023年,亞洲多國對進口產品徵收的平均關稅都高於美國。其中,又以南韓(13.6%)印度(10.5%)、泰國(4.8%)與美國之間的關稅落差最為顯著,恐將成為川普對等關稅攻勢中,衝擊最大的國家。
《CNBC》進一步分析,越南、印度已經繃緊神經,準備面對川普的關稅難關。尤其,越南不僅對美擁有巨額的貿易順差,更是中國的投資重鎮,即可能成為川普開鍘的對象。印度更已降低一系列商品的關稅,並有意進一步削減關稅,購買更多美國能源、國防設備。
三菱日聯銀行高級貨幣分析師Michael Wan分析,若川普實施全面關稅對等,美國對越南的關稅恐將翻倍至8%,對印度的關稅則恐將暴增至15%以上。不過,他認為華府不至於如此決絕,應該僅限於特定領域。
川普這波連珠砲般的關稅攻勢,令全球人仰馬翻。《CNN》分析,川普看似漫無章法的關稅策略,背後想達到的目標主要可分為三項,彌補政府龐大的赤字、平衡貿易、施壓競爭國家。
只不過,當前各界並不看好對等關稅的經濟效益,預測恐將導致美國通膨增加,在關稅轉嫁之下,消費者對民生物價飆漲會更加有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