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廣達年終上看7個月!林百里內部信揭:每位員工都要做這件事,變成A+的廣達!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2月06日04:10 • 發布於 02月02日03:03

電子代工大廠廣達持續搶AI商機,董事長林百里和副董事長梁次震也在內部信中對員工喊話,廣達長期投入AI伺服器研發,順利搭上AI列車,雖然面對種種壓力,獲利仍繼續成長,勉勵員工將AI融入每一個產品、每一項作業中,讓廣達快速蛻變為AI的公司,發展成A+的廣達。

廣達也說,將發放2.5個月至7個月年終獎金,優於2022年度最高6.5個月。與員工一起過好年。

「講AI力即國力一點都不誇張!」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精神奕奕地說道,林百里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以「迎向未來與AI共舞」(Prompting the Future, Dancing with Generative AI)發表演說,他提到自己效法國父革命的精神來衝刺AI,並強調台灣供應鏈具有競爭力的地位。

為什麼這波AI革命對台灣很重要?

林百里帶領廣達從2004年投入AI至今長達20年時間,隨著全球瘋AI,帶動廣達股價從年初72元增長到235元,漲幅226%,更讓林百里登上台灣新首富。

林百里笑說自己只是電腦工廠的「工頭」,但現在是抱持著國父革命的精神來作報告,他認為AI算力革命超越了摩爾定律,過去摩爾定律(指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增加一倍;但市場對於AI算力快到每三個月的需求增加一倍,掀起新一波的AI革命。

AI發展自2000年開始,需求一路往上升,從2012年提出的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到現在ChatGPT出現,發展到多語言模型(Multilingual Language Model),對於資料中心的需求規模十分大,需要由256個GPU(圖形處理器)串連運算,並不是一個機房裝一裝就可以。

林百里強調,這波AI算力革命,台灣處於非常有競爭力的狀態,包含台積電、輝達、AMD(超微)都跟台灣有關,供應鏈包含基板、組裝、機殼、電源台廠都可以做。

延伸閱讀:廣達市值破1兆元,超車台達電成市值四哥!林百里看到什麼商機?

AI衝擊白領,全球3億個工作受影響

隨著未來AI應用百花齊放,將進入新生產力時代,林百里引述數據,未來約18%工作會透過AI自動化來進行。

「以往AI是取代勞力,但現在是取代腦力,」林百里引述國外研究報告指出,隨著AI自動化的發展,約25至50%白領工作量會被AI取代,越開發國家取代越多,到2030年約有3億個工作機會受影響,包含客戶營運(Customer operation)、營銷與銷售(Marketing and sales)、軟體工程師、R&D研發。

那企業該怎麼應用AI?林百里以廣達為例分享,在製造方面,廣達早已導入產線自動化,公司內部設立專案小組,研究如何使用ChatGPT,但效果還需要時間等待。但他也提醒,使用AI需注意資安問題。

AI副作用多?林百里:科技永遠是雙面刃

雖然AI好處多,但外界擔心AI與人類的價值觀有所抵觸,林百里引述兩位專家不同的觀點,林百里認為,「科技永遠都是雙面刃,它會產生新的問題,但也會解決好問題。」

有「AI教父」之稱的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曾在社群平台X寫道:「Caterpillars extract nutrients which are then converted into butterflies. People have extracted billions of nuggets of understanding and GPT-4 is humanity's butterfly.(毛毛蟲吸收足夠養分,破繭成蝶;人類透過數十億有價值的資料創造GPT-4,這會是人類孕育的蝴蝶?)」林百里解讀,AI會不會只是一個人類的美夢,隨著後來辛頓離開Google,顯示大師對於AI的高速發展仍有擔憂。

另一位哈佛心理學教授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則說:「How to worry wisely with a balanced view on AI?(如何明智地擔憂並保持對人工智慧的平衡看法)?」教授認為,不能光只是擔心AI的風險,而是應該找出使用AI的平衡點。

林百里舉例,就像是飛機的發明解決了人類旅行的問題,雖然初期人類會擔憂墜機,但透過管理的方式可提升飛行安全,飛機就變成對的發明。

不過他唯一擔心的是,「全球包含歐盟、美國對於AI的治理,趕不上AI的進步,就像是全球暖化、綠能問題都還沒解決,」但無論如何,最終人類還是需要思考怎麼跟機器一起生活共存,與AI共舞(Dancing with AI)。

延伸閱讀:林百里23年來默默苦熬AI,拆解背後的「烏龜哲學」

責任編輯:林美欣

延伸閱讀

它從連年虧損到營運雙成長,老牌電腦廠「挑對戰場」重生搶搭AI列車
鴻海最會賺、台積電是經營績效王!500大科技營收破17兆,但獲利衰退了?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