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預計要作為文創空間的甲板書屋。 Photo Credit:林雪莉 提供
馬來西亞霹靂州的近打縣(Kinta),不是最早、但絕對是世界上最大的錫礦開採區之一,而「甲板(Papan)」便是隨著錫礦產業在近打縣最早發展的城鎮。然而,自 1911 年歷經大火、礦場崩塌,1960 年代轉化為礦地,加上後期抗爭稀土廠埋輻射事件,以及錫礦產業的沒落,城鎮居民也逐漸遷出,甲板至今幾乎成了一個「荒廢」的小鎮。
近年,一群文史工作者和當地村民組成文史工作小組,開始自發性地修建甲板的舊建物,甚至獲得來自政府單位的支持,以及國際組織的關注。在今(2024)年 9 月中旬,他們更藉著「馬來西亞日」(每年 9 月 16 日)迎來了第三屆「甲板懷舊嘉年華(Malaysia Day Papan Old Town Retro Event)」。
透過精彩的表演、展覽、講座與小吃,搭配社區導覽等安排,邀請大家探索這座小鎮,並在嘉年華啟動的開幕式,正式宣布了書屋和遊客中心的啟動。現在,甲板文史工作小組正努力將書屋逐漸完善,成為一個有咖啡、有設計、有書、有產品的文創空間。
此次有幸透過現場視角,觀察這座曾經輝煌、經歷沒落,如今正在復甦的馬來西亞小鎮,究竟是如何找回自己的地方特色與靈魂,並記錄下來與讀者們分享。
甲板:凝結霹靂州舊時光的錫礦小鎮
若要窺探歷史,通常我們只能往博物館內走,看見被擺放在玻璃櫥窗內的各樣展示品,以了解曾經的過去。但是,甲板想訴說的故事和歷史,並不在玻璃窗裡,而是活生生地展示在這個村莊中。
這一個用走路就能逛完的小村莊,有著曾經的拉惹比拉(Raja Billah)王宮、增龍客家會館、百年觀音古廟、抗日女英雄西碧兒卡迪卡素(Sybil Kathigasu)紀念館、中間巷地畫、新村歷史館與甲板生活文物館,還有據說孫中山來南洋籌款時曾待過,結合了英式、馬來式和中式建築的葉泗大院。這些建築擁有多樣化的背景,展現著馬來西亞多元民族融合的獨特樣貌。
建於 1896 年的拉惹比拉(Raja Billah)王宮,是早年蘇門答臘村長的故居,現在已被列為國家文化遺產。圖/林雪莉 提供
來到現場,有些房子我可以直接走進去,和活動的志工夥伴、當地的居民聊聊天,親身體驗「活歷史」。在其中一間復刻過去新村生活歷史的屋子裡,我還聽著一位阿嬤向孫子介紹過去他們如何利用這些生活物件過日子。
而有些空房屋,則展示著被文史小組修復的文件,部分的樹屋也被特地保存下來,讓大家能看見樹木如何攀爬在牆上共生,極具藝術感,尤其在陽光下特別美麗、很適合攝影,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
文史工作小組蒐集、修復和展示早期生活的物件與生活樣貌。圖/林雪莉 提供
土地:豐富的歷史價值,吸引文史工作小組投入
甲板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發展,是經過很多人共同努力投入而成。令人驚嘆的是,甲板文史工作小組於 2020 年才成軍、參與者皆為志工,如今已有如此成果,實屬不易。
他們共同修葺老舊房屋、蒐集老物件,並且串連政府、發展校園合作,我好奇地詢問小組的總策劃周承隆(Jacky):「馬來西亞霹靂州有許多曾因錫礦發達、也因錫礦而沒落的城鎮,但為什麼選擇經營『甲板』?」
他表示,甲板保留了傳統建築物最原始的模樣,這些老房子幾乎沒有重新改建過,且部分房屋被樹木「寄居」,與其「共生」成了特別的樹屋,是一大特色;此外,甲板也保留了非常多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資料,可供團隊深度挖掘過去真實存在的故事,也代表該地能向外界訴說的內容底蘊極其豐富,擁有高度的學術價值,這些都是他們所青睞的特質。
產業:地方創生需要一個能「養活」居民的營運模式
從前,社區與城鎮的建設通常都要大力倚靠政府,透過大型基礎建設計畫、公共工程和政策引導,才有可能往前走。但如今,私部門的影響力日漸重要,就像台灣政府近年也發現,民間和地方社群的參與,很多時候效果其實更勝政府直接投入,因此政策也逐漸轉變為「私部門與社區自發主導,政府支持協助推動」的導向。
然而,不論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所有的地方創生和社區營造都是一條不簡單的路,將社區的基礎建設重新復甦,僅是一個最初期的工作,接著還要與社區的核心「居民」取得共識,最終若要達成讓社區永續發展,還需要一個真真實實能夠養活居民的「產業」。
展望:重建只是開始,永續是下一步關鍵
甲板小鎮最初以伐木業興起,後來因錫礦業繁榮,但隨著這些產業的沒落,小鎮逐漸衰退。如今,人們再次著手重建這個地方,而如何找到一個永續發展的模式,並以合適的產業來支撐當地居民的生活,便成為甲板未來成長的關鍵,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
●美麗花磚的身世之旅:台灣和國際攜手、致力保存的「在地記憶」
●向醜陋、抄襲、與在地文化無關的「台式拚觀光」說不──借鏡泰國,以「宋卡」的街頭之美為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1
陳英寬
客家人 歷史足跡!值得保存!
11月05日08:2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