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故宮古代交通圖籍特展 呈現豐富多元古地圖世界

青年日報

更新於 09月09日10:22 • 發布於 09月09日10:22
〈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可見在圖的下方,繪一條起至沙馬磯頭一路向北,最後到達大八里社渡頭附近的點狀虛線,為縱貫臺灣南北的主要交通幹線「南北大路」。(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可見在圖的下方,繪一條起至沙馬磯頭一路向北,最後到達大八里社渡頭附近的點狀虛線,為縱貫臺灣南北的主要交通幹線「南北大路」。(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驛路大觀單元展出的〈太原至甘肅驛鋪圖〉全圖豔麗非凡,以黃色實線表示驛路是實用與觀賞價值兼具的重要展件。(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驛路大觀單元展出的〈太原至甘肅驛鋪圖〉全圖豔麗非凡,以黃色實線表示驛路是實用與觀賞價值兼具的重要展件。(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古代的人們如何辨識方位、抵達目的地呢?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在北部院區推出古籍善本選粹新展「四通八達ー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規劃2檔期,陳展多件圖籍,並設計多媒體互動裝置,呈現豐富多元的古地圖世界。

道里是道路與里程數的合稱詞,故宮表示,此次展覽即展出繪製道路,並記有里程數的古地圖,以及兼含道里圖的古代書,古地圖雖無現代導航系統裡的電子地圖即時便利,卻形式豐富多元,例如,商書裡的路引、路程圖,專為帝王出巡、謁陵編繪的往返程站細圖,將士戍防巡邊專用的邊防圖,串聯四方的大型驛路圖,以及地方政區圖裡連帶繪出的城市路線圖等。

「四通八達ー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分為2檔期,各約3個月展出,展出圖籍時代從14世紀末期,跨到20世紀初期,第1檔即日起至12月1日登場,分為驛路大觀、南北大路、清帝謁陵、行遍天下、市民大道等單元,第2檔則保留前後單元,其它調整成巡邊之路、翻山越嶺、南巡路上;其中〈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是此次展覽最大亮點,該展件與臺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康熙臺灣輿圖〉,或其它古代臺灣全島圖一樣,皆可見在圖的下方,繪一條起至沙馬磯頭(今日貓鼻頭),然後一路向北,最後到達大八里社渡頭附近的點狀虛線,此即17世紀以來,縱貫臺灣南北的主要交通幹線「南北大路」。

另外,驛路大觀單元展出的〈太原至甘肅驛鋪圖〉,則表現14世紀末期,從山西省太原府向北,至大同府城,以及從大同府城起向北,沿著邊牆南側,向東,抵天城衛城,向西,達東勝衛城的驛路主線及支線,全圖設色重彩,豔麗非凡,以黃色實線表示驛路,是實用與觀賞價值兼具的重要展件。

此外,為聯結古今,並增進觀眾的參與感,展覽特別設計「走在臺灣的路上」多媒體互動裝置,以〈康熙臺灣輿圖〉與〈乾隆臺灣地圖〉為素材,結合新竹至故宮交通路線空拍動態影像,提供觀眾行走古代臺灣南北大路的真實感受;展場外的「臺灣是我的家」互動專區,則以〈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為基底,將各地代表性名產先行貼註在地圖的相對應位置,藉此引導觀眾找出自己的家鄉,最後利用掃描QR code方式,邀請觀眾填寫回饋單,由院方官網定期公布結果,增進觀眾與展覽的共鳴。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