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螺肉其實是「非洲大蝸牛」 狂嗑作物 農民頭痛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2021年01月29日10:50 • 發布於 2021年01月29日08:10

熱炒店的炒螺肉,是不少人愛吃的美食,不過這些產自非洲東部,本名非洲大蝸牛的生物,由於繁殖力驚人,一次最多可產下700顆卵,加上本身帶有許多寄生蟲與病菌,又會啃食葉菜類,導致植物染病死亡,已經成為了農民心中的惡夢。

一包包地分開裝好,附上翠綠的九層塔與鮮紅辣椒,這些,就是熱炒店中常看到的炒螺肉。個頭大肉質又厚,是不少民眾心中的美食,但現在卻因為吃的速度比不上繁殖速度,從餐桌上的佳餚,反倒變成農民的眼中釘。花蓮農政處保育林政科技士蔡南益說,「因為食用的目的而引進台灣,但後來就溢出變成一個外來種。」

螺肉其實是「非洲大蝸牛」帶寄生蟲、狂嗑作物 農民眼中釘
螺肉其實是「非洲大蝸牛」帶寄生蟲、狂嗑作物 農民眼中釘

80多年前日本人帶入台灣,原產自非洲東部的大蝸牛,身軀龐大,體型最長可達20公分,繁殖力也相當恐怖,一次最多可產下700顆卵。只是由於攜帶的病菌和寄生蟲過多,不僅讓植物染病,又會啃食農作物,也讓農民們憂心忡忡。花蓮農政處保育林政科技士蔡南益說,「把田間的環境整理乾淨,不要有雜草或是落葉,堆放在你的田間,或者是葉菜的周邊,會有很大程度的幫助。」

螺肉其實是「非洲大蝸牛」帶寄生蟲、狂嗑作物 農民眼中釘
螺肉其實是「非洲大蝸牛」帶寄生蟲、狂嗑作物 農民眼中釘

野生的非洲大蝸牛,造成農民困擾,突變的白玉蝸牛卻很搶手,外觀討喜,適合做法式料理,花蓮還有蝸農專門人工養殖,光是一斤價格,就比黑蝸牛貴了將近4倍,頗富商機,不過眼前要解決的,是該怎麼防範這些田園殺手繼續做祟,才能讓農民的辛苦結晶,不會統統化為烏有。

(民視新聞/趙永博 花蓮報導)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