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影評】《小丑》: 有這個動蕩不安的群體社會,便不必受化學池的洗禮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19年10月22日13:00 • 杜麥特

美漫改編的超級英雄影視作品,以這個二十一世紀的影視工業而論,已經如此普及,而講求獨立性質,或是深究角色本體的漫改作品甚至越來越少,現今走在潮流之上的反倒是共同宇宙觀,我們還能看到像是《V 怪客》(V for Vendetta)、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及查克史奈德 (Zach Snyder) 的《守護者》(Watchmen) 這類以美漫故事元素為皮毛、並包裝社會性議題的作品嗎?也許算是極少數,如今我們有《小丑》(Joker) 這部作品,諸多粉絲形容漫威專玩所謂的「共同(電影宇宙)論」、DC 則專攻「獨立性」即可,以前我不太苟同,但看完《小丑》之後,我有一點認同這樣的說法?

瓦昆菲尼克斯在以 DC 漫畫角色為基底發展的劇情片《小丑》電影中飾演主角亞瑟佛萊克。
瓦昆菲尼克斯在以 DC 漫畫角色為基底發展的劇情片《小丑》電影中飾演主角亞瑟佛萊克。

 

*以下內容涉及《小丑》劇透,請斟酌閱讀。

 

製造一個小丑無須化學池,只需要一個社會及糟糕的一天

很多人視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為二十一世紀超英漫改電影的指標,但個人認為所謂的「標竿」不能單單侷限於一種呈現形式上頭。

《小丑》在美漫改編影視作品領域當中的獨樹一幟,亦能視為打破傳統的存在,甚至是相當難得的創作嘗試,我們能選擇視《小丑》為「非典型的美漫改編電影」,也可視為一部劇情片。雖說作品引入了我們熟知的漫畫人物(多少也受漫畫故事的元素影響),但它更像是一場社會實驗。

陶德菲利普斯導演,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劇情片《小丑》劇照。
陶德菲利普斯導演,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劇情片《小丑》劇照。

你能想像曾經拍過《醉後大丈夫》(The Hangover) 三部曲、《火線掏寶》(War Dogs) 的喜劇電影導演,能拍出像是《小丑》這樣與他以往風格相左的作品嗎?

《小丑》有幾分荒誕、也有幾分灰暗,但從角色本質的出發點,主人公亞瑟佛萊克 (Arthur Fleck) 是一名喜劇演員,菲利普斯不僅將本片視為一個解構角色的電影,它更深入了喜劇演員這份職業(雖然並非主要命題)。喜劇演員(單口喜劇表演者)的使命是娛樂大眾,而非迎合大眾,對於亞瑟而言,他不必為此迎合社會,更不必為此尋求認同,他只是加倍奉還給世界對他開的「致命玩笑」罷了。

曾拍攝《醉後大丈夫》三部曲等賣座喜劇電影的導演陶德菲利普斯,說服華納打造以 DC 經典角色為基底的全新《小丑》電影。
曾拍攝《醉後大丈夫》三部曲等賣座喜劇電影的導演陶德菲利普斯,說服華納打造以 DC 經典角色為基底的全新《小丑》電影。

推薦閱讀 >> 為什麼喜劇電影導演要拍《小丑》?搞笑與政治不正確的天平兩難

《小丑》片中有多處可見致敬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影像作品之痕跡,能看出菲利普斯受到史柯西斯的影響是如此深遠,腐敗的高譚市街頭彷彿像是史柯西斯鏡下的紐約街頭,瓦昆版的小丑也好比《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的崔維斯 (Travis Bickle) 和《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 中魯伯特 (Rupert Pupkin) 的綜合體(同樣都是勞勃狄尼洛 (Robert De Niro) 扮演,他在本片亦有延續《喜劇之王》魯伯特普金的角色精神存在)。亞瑟之所以會與史柯西斯鏡下的角色們有種「英雄所見略同」之感,他們皆為一名生存者,其共同抗衡的:即為這個「集體社會」。

《小丑》電影中有許多馬丁史柯西斯電影《計程車司機》、《喜劇之王》的影子。
《小丑》電影中有許多馬丁史柯西斯電影《計程車司機》、《喜劇之王》的影子。

政商名流齊聚劇院、看著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小丑》映照的現實社會,不僅只有「群體」本身,更是體現對於貧富及階級之分。湯瑪斯韋恩為站在頂端、是一種強勢的存在,亞瑟則處於勞動階級的身份,住在老舊的公寓、與老媽同住,時不時要化妝成為我們所熟知的「小丑」上街餬口。編劇所給予的二元對立,甚至根本沒有所謂的二元對立,亞瑟真正的敵人其實是不存在的、抽象的,表面上是與社會對立,但社會本身不就是由「人」組成的嗎?而亞瑟和湯瑪斯也是活生生的人,貧富、階級只是催化劑罷了。

內外環境與社會的壓迫,《小丑》電影中的亞瑟漸漸發現自己另一個面相。
內外環境與社會的壓迫,《小丑》電影中的亞瑟漸漸發現自己另一個面相。

 

沒有瓦昆,就沒有《小丑》

不久前讀過一篇文章,陶德菲利普斯 (Todd Philips) 在《洛杉磯時報》的訪談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來淺談《小丑》中的亞瑟:

「或許瓦昆 (Joaquin Phoenix) 的角色(亞瑟)啟發了小丑 (Joker),這你不能確定,他最後的台詞是『You wouldn’t get it』,這裡頭具有許多有趣的部份。」

亞瑟在地鐵站槍殺三名韋恩企業員工後,引發了好一陣帶有政治立場的「小丑騷動」,到了電影最後,他也一槍斃了脫口秀主持人莫瑞,隨後激發起活生生的「社會暴動」。社會影響一個人,那個人也間接影響了社會,當然這只是一個論點,菲利普斯只是留給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亞瑟的角色本質及該如何定義他?皆有不同形式的解讀。

曾是不得志的單口喜劇演員,甚至需要扮小丑上街當人形廣告看板,《小丑》電影中的亞瑟(瓦昆菲尼克斯 飾)曾是社會底層受壓迫的存在。
曾是不得志的單口喜劇演員,甚至需要扮小丑上街當人形廣告看板,《小丑》電影中的亞瑟(瓦昆菲尼克斯 飾)曾是社會底層受壓迫的存在。

瓦昆菲尼克斯,從他的表演經歷及作品而言,就知道他是一名不容小覷的人物,個人認為從《神鬼戰士》(Gladiator) 中,他的表現就蓋過了身為主角的羅素克洛 (Russell Crowe),我更欣賞他在《雲端情人》(Her) 中情感張力極強的演出。

也許瓦昆過往的表演形象都偏冷面內斂,如今他詮釋了一位層次及思緒極為複雜的小丑,壓抑、悲憤、甚至也有點天真的亞瑟,平時冷面內斂的他,卻也演活了一名笑面人的悲(喜)劇;雖然有人將《小丑》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計程車司機》」,不過瓦昆之前就出演過一部題材與《計程車司機》類似的作品:《失控救援》(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了。

勞勃狄尼洛在《小丑》飾演片中主角亞瑟欽羨的喜劇脫口秀主持人莫瑞富蘭克林。
勞勃狄尼洛在《小丑》飾演片中主角亞瑟欽羨的喜劇脫口秀主持人莫瑞富蘭克林。

在觀影過程之中,時不時令我聯想到了《黑暗騎士》片中的一句台詞,

對他們來說你就是一個怪胎,跟我一樣。

小丑對蝙蝠俠說,亞瑟的角色旅程,某種程度上與布魯斯韋恩是有些許相似,只是前者選擇了使用消極的態度來訴諸所謂的「正義」;《小丑》在眾多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中,也許有點偏離超英電影的範疇上,創作意識雖與我們熟知的漫改電影完全不同,但它的創作理念是現今電影工業,特別是漫改電影鮮少闡述且彌足珍貴的。

也許電影中的一切為虛假,甚至多半是主角幻想出來的,但你不得不承認,它的確點中了許多現實及真實,獻給這個瘋狂的世界,既是一齣喜劇又是悲劇,我選擇配合演出。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