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國衛院研究:複方調整延胰臟癌存活期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20年11月30日04:43 • 發布於 2020年11月30日03:48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胰臟癌治療研究有新發現。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及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姜乃榕與團隊,在台癌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幫忙下,結合成大醫院、台大醫院、林口長庚及高醫大附醫等4家醫學中心,為國內胰臟癌患者在既有的化療藥物中,進行治療複方調整(SLOG)測試。經1、2期臨床試驗後,證實能有效延長台灣胰臟癌患者整體的存活期達11.4個月,且腫瘤縮小30%以上,特別是有效降低血液毒性的副作用。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姜乃榕(中)與團隊,進行國內胰臟癌患者化療治療複方調整(SLOG)測試,證實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國衛院表示,該研究成果已於去年11月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未來擬放在國內各醫院,作為胰臟癌治療指引參考。

姜乃榕表示,胰臟癌是一個高度致命的惡性腫瘤,在診斷時有近80至85%的患者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已無法開刀治癒。目前全世界胰臟癌的整體5年存活率低於5%,而全身性化學治療,是作為無法手術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胰臟癌的第一線標準治療。

▲姜乃榕表示,目前全世界胰臟癌的整體5年存活率低於5%。(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表示,癌研所一直對胰臟癌持續進行研究,胰臟癌目前沒有好的篩檢工具,早期也無明顯症狀;治療上因晚期病人多,不適用局部治療的外科手術或放療,仍以毒殺性化療為依歸,雖存活期僅3至6個月內,仍有不少癌友聞化療而色變,憂心各種副作用。

姜乃榕說,胰臟癌在治療上,國際上常用的複方化治有2種,與單獨使用另1種化療藥相比,這2種處方可的延長患者整體中位數存活期達到8.5至11.1個月;但在亞洲族群(日本、台灣等)病人在使用後會有較高的血液毒性,尤其是第3/4級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為對抗白血球感染)、貧血與血小板低下。因此,國衛院癌研所2012年起進行適合台灣或亞裔患者且低副作用的治療處方研究。

她說,本計畫總共收錄73名患者(1期19名、2期54名),研究團隊使用SLOG複方,連續口服7天,每2週為一個療程,作為轉移性胰臟癌病人的第1線化學治療。研究發現,在第2期的結果顯示整體緩解率為40.7% ,腫瘤縮小30%以上,中位數整體存活期為11.4個月;更重要的是,患者有較低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和腸胃道方面副作用。

姜乃榕說,上述結果證明,SLOG是一個具有療效且副作用較低的化療複方,是專為台灣胰臟癌病人所設計,且可在門診完成藥物注射,給予病人相當的便利性,目前也已經應用在實際臨床治療上。以成大醫院來說,已有逾百位患者受惠;目前正整理結果中,未來將可當作日後選擇第1線治療處方的參考。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