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友發現《Barbie芭比》與《奧本海默》(Oppenheimer)兩部片的上映時間恰好同一天,互相打對台的時候,「芭比海默」(Barbenheimer!)迷因自動就這樣誕生了!結果從明星到電影公司、大家都喜歡這個互相拉抬聲勢的迷因,鼓勵觀眾乾脆週末就連趕兩場電影,結果締造了北美有史以來第4高週末票房。
儘管戲院尚未從過去3年疫情的打擊中復原,但「芭比海默」的確有效地提振了票房收入,《Barbie芭比》以美金1億5,500萬元的收入,成為今年最佳首映票房成績。同時也是女性導演作品中,首映票房最高的,超越了之前的紀錄保持者《神力女超人》《驚奇隊長》等。
另外一方面,片長3小時、又有部分片段以黑白底片拍攝的《奧本海默》,況且是「R級」的分級,則締造了美金8,050萬元的週末票房。這兩部片的收入加起來,北美有史以來第4高週末票房。有趣的是,《Barbie芭比》的觀眾有68%是女性,《奧本海默》則有64%是男性,雙方都擁有差不多的基本盤,但也擁有差不多的次要觀眾族群。
當然「芭比海默」的迷因,光是在TikTok就有138,300,000的觀看人次:網友紛紛上傳各式各樣的合成圖片,這也帶動了首映週末時,大家連趕兩部片的熱潮,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形成一種打卡風氣。觀眾穿著粉紅色的服裝、精神抖擻地去看《Barbie芭比》。而到戲院觀看《奧本海默》的觀眾,則比較嚴肅、身穿深色服裝,而且大多數都會自備咖啡(畢竟這可是3小時的電影),但也有人透露看到一半時,鄰座傳來打呼聲。在某些地區,甚至還有《Barbie芭比》派對場,鼓勵觀眾打扮成粉紅色系的裝扮入場;也有些在戲院附近的咖啡廳,乾脆推出專屬的下午茶暖身場,鼓勵觀眾在看電影前,先來買一份下午茶。
在許多網友分享的「芭比海默」體驗中,都不約而同提到,女性友人都會成群結隊去看《Barbie芭比》,變成女孩的聚會;至於會欣賞《奧本海默》的觀眾,也都會分享相關的歷史背景、物理理論,使得這兩部片的話題效應不光只有侷限於電影故事本身,而是不斷擴散開來。也就難怪有人會提議,應該把這個難得的「芭比海默」週末觀影經驗,拍成電影才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