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AIoT 的智慧未來】AI 新創的 A Team:杰倫智能、先知科技、Redifine Innovation

FC未來商務

更新於 2021年09月07日06:35 • 發布於 2021年09月06日02:00 • Mia

台灣的半導體製造業近年愈來愈搶手,不過若要轉型智慧製造,因為這樣的明星展業技術獨步全球,卻也造成國際上可以直接套用的方案稀少,讓這三位創辦人想要貢獻自己在國際大廠的經驗與知識,從台灣尖端的半導體領域出發,讓所有製造業都能夠進入智慧製造的時代。

曾任職於 ASML、IBM/SAP、台積電,這些科技業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為什麼會「頭去撞到」跑去創業?Redefine Innovation 的創辦人 Vince、杰倫智能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Jerry、先知科技的創辦人高季安,在先前的工作經驗中,看到了台灣 AI 產業的潛力,跳脫人人稱羨的舒適圈,分別創立協助製造業不同階段所需的 AI 技術的新創公司。後來更將彼此的專業結合,組成「AI 新創的 A Team」。

Jerry 說起當初創業的原因,三個人都從過往經驗中,發現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技術與資源優勢,並希望把這樣的技術帶出半導體產業,協助更多企業。

在國際趨勢中看到台灣製造智慧化潛力

曾任職於 ASML 的 Redefine Innovation 創辦人 Vince 表示,在 2020 年底從 ASML 荷蘭總部回到台灣,發現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經研發非常多好用的技術和科技。因為希望把這些投入許多資金和人才所研發出來的技術發展到其他產業,讓其他產業不用再花那麼多資源重新做一次,於是創立了 Redefine Innovation。

杰倫智能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Jerry,擁有 20 年在外商軟體公司,如 IBM、SAP 等,服務的經驗。當初主要是把國外比較好的企業系統軟體,帶進大中華與台灣,協助高科技製造業在管理、製造可以做得更好。然而,在 2017 年市場對 AI 技術認識還很初期,他發現 AI 的新產品不好賣,客戶會認為沒有那麼適合他們,或是買回去用起來很不順,需要花很多的資源再去客製。

那時的 Jerry 和夥伴一起問了許多高科技的前輩,收集到一個結論: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是因為 20 年前高科技製造業是以國外營運跟製造為基準。但現在台灣的高科技製造業已經走到供應鏈的頂端,因此台灣的製造跟營運有自己的獨特性,沒有辦法像之前一樣直接照著國外的模板來使用。於是在前輩的鼓勵之下,Jerry 和在外商的兄弟帶著軟體專業,一起創辦了杰倫智能。

先知科技的創辦人高季安,在台積電時負責自動化、智慧化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在台積電跟成大鄭芳田老師合作 AI 專案的機緣下,高季安便跟著鄭老師念了博士。在讀博士的期間,覺得台積電把這些智慧製造、AI 的技術發展得很好,如果都一直留在台積電太可惜,於是創立先知科技,想把台積電這樣的觀念和理念帶出來,把台灣甚至於全世界製造業,關於智慧製造和 AI 相關的技術和應用帶起來。

三個人共同的想法是既然台灣高科技製造在全球做到頂尖,那有沒有辦法把這些方法透過軟體、透過服務上的一些簡單設計,讓百行百業都可以享受到台灣這麼精華的智慧製造。Jerry 開玩笑說,「我現在客戶有做晶圓的、有做貢丸的。你把它攤開來看其實是一樣的。原料來,製造,最後賣出去。客人覺得貢丸不好吃,或是晶圓有瑕疵、退貨,都是這個流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想要做這件事情。假設我們可以把高科技這麼好的方法都複製在百行百業,那麼整個台灣製造業都能提升。當然對我們自己的業績和公司的能見度都會是好的。」

高季安表示,要讓 AI 成功在客戶端落地,能夠真的變成一個生活、工作、工廠所需,其實需要三大要素。第一,是一定要有客戶的領域知識,在團隊中負責扮演這個角色的就是 Redefine Innovation。很多時候客戶自己並不知道重要參數是什麼。Vince 也提到,客戶會遇到的問題是收了很多資料,卻不知道要怎麼利用。Redefine Innovation 透過經驗分享,讓客戶知道怎樣快速、不用繞路就把 AI 的潛力發揮出來。

第二,很重要的就是 AI 的演算法,這方面就是靠杰倫智能擅長的 autoML 技術,大幅縮短時間,並且降低客戶跨入 AI 的障礙。因應製造業講求快速的特性,Jerry 更提出「一週 AI 落地,半天上手」的口號。

第三,就是要把這些領域和 AI 演算法落地,而先知科技就是負責在客戶端實作和執行。

靠著彼此的專長,將三間公司組成一個實力堅強的團隊。被問到是否有幫團隊想過團名,Jerry 笑說:「我們有想過啦,就是類似『AI 新創的 A Team』。因為對於 A Team 這種團結、打國家隊的想法其實是蠻喜歡的。」

除了演算法,AI 還需要產業經驗引入門

被問及在 AI 技術逐漸普及的現在,對新出現的 AI 新創競爭者有什麼看法。Jerry 表示 AI 技術本身不是很艱深的事,它應該是每一個人都會的技術。重要的在於每一個人的領域 know-how 加上 AI 產生的新的價值。

當沒有領域知識的時候其實很難和客戶簡報、對談。比方在台積電,如果簡報沒有內容,大概十分鐘就會被趕走,就是這樣的節奏。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聚焦的是台灣的重點產業,透過 2、30 年的經驗,其實有一定的領域知識門檻。高季安也說到,重要的是人,AI 在那邊,但人怎麼去使用它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在討論台灣頂尖的公司如何透過 AI 提升競爭力時,高季安認為 AI 扮演的角色是可以取代很多重複性的工作,讓這些人力可以再去做更有創造力的事情。Jerry 補充到 AI 可以規模化傳統老師傅的經驗傳承,現在是應用在製造業,但未來可以運用到更多地方。

舉例來說:最近的奧運,戴資穎可能也是一種老師傅,而他的經驗除了透過教練的方式傳承給新的一代,或許可以透過 AI 的方式留下一些東西,比如訓練標準化的設計。其實現在在台灣有很多製造或研發的節點是「工人智慧」,依靠人力和多年的經驗去做預測和參數的決定,甚至很多時候老師傅會說,這些判斷靠的是一種感覺。但如果透過 AI 把這些東西變成數位化的預測模型,便可以標準化良率跟品質。

高季安則認為 AI 可以解決少子化下人力不足的問題。他提到以前做良率分析,會需要一個課 10-15 個人,花兩個禮拜的時間去搜集資料和分析。後來運用相關的資料的大數據、AI 的技術去做,只要一個工程師按一個鍵,不到 20 分鐘就做完分析,而且準度更準。

最後 Jerry 比喻,未來 AI 就像電影少林足球的最後一幕,每一個人都會少林武功的時候,在工作上可以省很多力氣。未來 AI 的預測模擬最佳化會在很多生活的節點裡面,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或著增強某個產業的競爭門檻。

這裡聽完整訪談:【塞掐 Side Chat】EP 23|進了人人稱羨的超大企業,為何離職創業?ft. AI 新創 A Team

產官學跨界交鋒!一次看懂 AIoT+數位轉型大商機

2021 INSIDE未來日 AIoT智慧未來 產業轉型最佳解方|免費線上論壇 歡迎取票!
• 活動時間:9/24(五)9:00-17:00
• 立即取票請點我:Accupass售票平台
• 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活動網站

本文轉載自《INSID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