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k or treat!」萬聖節來囉!大家對於小孩拿糖果餅乾回來的態度是什麼呢?
雖說是商業行銷包裝的國外節慶(但我也喜歡聖誕節呀!),但如果生活中就是會接觸到這個活動,魚丸醫師倒覺得與其全面禁止,倒不如分享孩子的快樂,並藉機教導如何看成分表,學習怎麼拿捏適量的尺度。
特別是學校的做法,大部分也會請孩子把拿到的禮物帶回家,讓爸媽看過且同意後再吃,其實這也是個態度,讓孩子知道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的糖果!
分辨.是Sugar high,還是人工添加物?
從小孩上幼兒園後,就常常聽到同儕家長說,吃糖會Sugar high(高糖效應,指孩子吃了甜食後,因為血糖飆升的影響,容易變得異常興奮。)造成過動,但其實以醫學實證觀點,關於糖和「過動」、「 Sugar High」的關連,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直接相關,但「過量的糖會有肥胖、齲齒、影響生長發育」則是共識。
當然,過動症和注意力不集中是多面向的評估結果,與先天腦部和基因、後天環境(如過多短影音多巴胺刺激暴露)、教育方式等都有關係,不僅是吃的影響而已。
但根據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醫學實證文獻整理,雖然政府對於食品添加物有法規規範,不過,由於種類繁多,且各個國家的規定不盡相同,選擇的時候還是儘量要以少添加、天然食材萃取色粉、合法來源清楚為原則;再者,其實英國、美國都有研究指出,過多的食品添加物、人工食用色素,是引起孩童過動和注意力不集中風險之一,還可能會提高氣喘與過敏的發生機率。
不鼓勵吃糖.但過量與否更是重點
不是說鼓勵吃糖,但吃到甜食會有短暫的快樂,以醫學的觀點,可能是因為糖分讓胰島素濃度上升,進而讓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在腦中使人感覺到快樂感。
只是「過量的精緻糖」會導致更多比Sugar high更嚴重的問題,例如:愈吃需要量愈大的糖類成癮、過多精緻糖影響到腸道健康菌叢的平衡、過快的血糖波動影響到飽腹感機制,反而沒有正常均衡飲食等等。
根據衛福部「國民飲食指標」,每日飲食中,添加糖(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和食物本身的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學齡前幼童約是20~25g、青少年和成人約是50~60g),魚丸醫師家的實務面操作是,看成分和認明來源、以不影響正餐為原則、少量淺嘗即可。
多食原型食物.也要認識食品標章
健康飲食的大原則是「均衡飲食、多食原型食物、減少食品添加劑的攝取」,所以,看成分表與認識食品標章是很重要的!購買食品的三步驟,花個幾分鐘看一下,保障自己的食安健康。
1.看成分表和營養標示
包裝上直接載明食材,沒有一些添加物的最好,也要留意有沒有會讓自己過敏的成分。再來看營養標示,留意的是「每份」,還是「每100g」,通常看每份比較簡單,不過,一定要注意上面會有標示「本包裝含幾份」,才不會低估含量。
2.計算營養成分和評估
看清楚包裝含的份數後,就能略估總營養量,除了看熱量、糖、鈉含量也要注意。
3.仔細檢查
最後要看包裝是否完整無破損、有效期限、保存期限、製造日期,以及有無可信賴的認證、有無標示添加物與過敏原。
現在的網路資訊爆炸,很容易因為人云亦云或是網紅帶貨,而心生好奇,但如果偶一為之,想吃點零食糖果,也應該觀察產品的外觀包裝是否完整,優先選購成分相對單純,外觀顏色自然的產品,避免來路不明、太過鮮豔、價格過低的產品。家長當然要當第一線的把關者,不管小孩還是大人,都應該以健康均衡飲食為原則,愈少接觸人工添加物愈好,多吃原型食物並保持均衡飲食,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四寶媽魚丸醫師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是一個兒科醫師&四寶媽咪分享育兒經驗的小天地,望可以增能父母,也增能自己。Empower parents, empower myself.
#購買食品前花幾分鐘看一下成分表和食品標示標章
#不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明的食品
#吃糖不宜過量,以不影響正餐為原則
#更多母乳哺育和育兒資訊歡迎追蹤FB: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延伸閱讀
.孩子吵著要吃糖,營養師告訴你有什麼「替代糖果」的好方法!
.日本媽媽超狂自製「抓糖果機」簡單又好玩,孩子一定會喜歡!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