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即將對國外銷美汽車徵收25%關稅,南韓汽車產業首當其衝,因為韓產汽車出口有一半是輸往美國,首爾當局正緊急與企業商討對策,預計4月公布相關措施。在那之前,各大企業相繼提出應對方案,現代汽車就宣布加碼對美投資210億美元,折合台幣約7千億元,並計畫將在美汽車產能提高至每年約120萬輛。其中這周才剛舉辦竣工儀式的喬治亞州工廠,不排除隨著新投資而擴張,韓聯社記者親赴現場,開箱這座結合機器人技術的電動車新工廠。
機械手臂將車架緩緩放下,等待下一步組裝。這處位於美國喬治亞州薩凡納的生產工廠,是現代汽車2022年大手筆砸下相當2500多億台幣,打造的美國第三個據點。從去年10月開始已啟動電動車生產線,日前舉行竣工儀式,加快當地生產步伐,力拚2028年前,將現代在美整體汽車產能提升到120萬輛。
韓聯社TV記者:「由機器人組裝的車輛,再次裝載至機器人運輸機上,朝向下一個工程環節移動。目標是以AI為基礎,打造盡可能友善人類的製造現場。」
韓聯社記者開箱工廠內部,大部分製造流程由機器人完成,甚至把鋼鐵和電池等車輛零組件子公司,搬進廠內直接供應,提升生產效率。
韓聯社TV記者:「完成所有組裝工程的完成品,將被裝入停車機器人,進行最後的驗收工作,之後便會進軍美國市場。」
將供應鏈本地化,同時創造1400個工作機會,是現代汽車為應對美國關稅戰祭出的策略之一。
美國喬治亞州州長 坎普:「20年過去,你們將韓國企業帶到喬治亞州的遺贈,繼續在喬治亞州的另一邊掀起反響,謝謝你們的引領。」
除此之外,現代擴大與美國機器人、AI等合作,也是為了迎合美國總統川普所好。
現代汽車會長 鄭義宣(3/25):「我很高興今天在這裡宣布,未來四年將再投資210億美元,這是我們有史以來在美國最大規模投資。」
現代集團會長日前在川普身旁,宣布相當7千億台幣對美投資計畫,希望藉此避免關稅圍攻,確保價格競爭力,在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美國,站穩腳跟。
現代汽車會長 鄭義宣:「關稅公布之後,協商部分會以個別企業的方式進行,由政府主導進行,所以我認為那時才是真的開始。」
隨著美國新關稅即將生效,韓國汽車業界危機感達到高峰。因為光是去年,韓國汽車出口額2.34兆台幣中,對美出口規模就佔了49.1%,高達台幣約1.15兆元。南韓車商如今只能被迫增加美國國內生產,將衝擊降到最低。
但有分析指出,企業擴大在美生產,從開始到實際投入運營還需很長一段時間,眼前的打擊是不可避免的。像是韓國通用汽車(GM Korea)等規模較小的企業,狀況可能更糟。對此,政府已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策略,預計下個月祭出「汽車產業緊急對策」,提供客製化支援。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 安德根:「將以擴大資金支援等,緊急流動性、構建關稅應對體系、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刺激需求、市場多元化等業界建議事項為中心,制定支援對策。」
另一頭,面對鋼鐵關稅衝擊,浦項鋼鐵也在考慮赴美投資,減少關稅風險的同時,也能兼顧長期穩定供應給主要顧客現代汽車和美國其他公司。
韓華集團旗下的航空航天公司(Hanwha Aerospace ),最近也發表了813億台幣的增資計畫,其中180億元將集中於美國市場的造船投資。
南韓貿易協會首席研究員 韓雅凜:「在美國國內,為生產或就業做出貢獻一事本身,最終坐在領袖間的談判桌上時,韓方代表可以拿出這張牌來積極討論。」
各大企業和政府為了對抗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絞盡腦汁,但南韓民眾似乎並不樂見其成。
首爾民眾 金尚洙:「韓國製造業本就面臨危機,未來將繼續惡化,還有勞工工會也會(受影響)。」
首爾民眾 玄尚振:「現代汽車尤其在我國汽車業中,是規模很大的企業,出口(因關稅)受到限制的話,實際上也會降低韓國人的生活品質。」
民眾擔心韓國企業增加在美投資,將危及本就岌岌可危的韓國製造業,經濟情況恐怕進一步惡化。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