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聖誕氛圍濃厚,這次從採購聖誕樹、享用聖誕大餐到年末走春,讓我深入感受道地的德國聖誕傳統,身為一名旅居「義」鄉三年多的遊子,這樣的節日儀式也讓我在這片異鄉找到一絲熟悉的溫暖…
「祝順利滑向新的一年!」(Guten Rutsch!)
第一次在德國過聖誕節時,男友的家人朋友互道了這聲非「聖誕快樂」或是「新年快樂」的祝賀語,而是祝福彼此順利的「滑到」到新的一年。當時僅覺得新奇有趣,今年再次聽來,卻也別有一番體悟。由於男友家人四散在德國各地,因此他的聖誕節就好比趕場一般,我們便決定先從柏林開始,與男友媽一同度過,再一路往東與遠在捷克、波蘭邊境的大舍瑙(Großschönau)的男友爸會合。
一日遊柏林:布蘭登堡門、博物館島到柏林圍牆的終極打卡路線!
德國聖誕節的佈置傳統
德國慶祝聖誕節的時間是 12 月 24 日(平安夜),主要休假時段為 24 日到 26 日左右。在此之前,每戶人家會動起身來為家裡佈置。男友媽的傳統是,12 月一到,便會陸陸續續拿出可愛的小木人偶為家裡點綴一番,特別是「薰香旋轉金字塔木偶」,是每年聖誕節的必備,而窗邊也會擺上一組刻有使徒的拱橋裝飾,晚上回到家時,都能瞥見窗前拱橋上的蠟燭燈,一閃一爍,節慶儀式十分濃厚。
家中的擺設當然少不了聖誕樹。今年我恰好趕上採購聖誕樹的行程,我們來到家附近一年僅開賣一次的「聖誕樹市集」,一整片的聖誕樹,依著高度散開擺放,如何挑選?實則看各家喜好。我們逛了一圈,終於選定了一株與我身高相仿,針葉自然散落的聖誕樹,看著男友媽與老闆討價還價了一番,終於成功將其「裝網」帶走。
當晚,我們為聖誕樹打扮了一番,德國的聖誕裝飾特別精緻,有著宛若水晶的玻璃球、玲瓏剔透的玻璃鈴鐺,還有雕刻精巧的小天使、聖誕球和蜂蠟做成的裝飾,每一件都充滿典雅的節日氛圍。
2025年德國全覽行程&天數推薦
象徵富足的「九道菜」
聖誕夜當天,男友媽一早便開始準備聖誕大餐。德國的聖誕晚餐依各家傳統不同,主要圍繞馬鈴薯和野味,像是香腸、鵝腿、鴨腿和鹿肉。最經典的菜餚仍屬「德式香腸佐馬鈴薯沙拉」或是「涼拌鯡魚佐馬鈴薯沙拉」,而男友家的傳統則是「特製燉烤鵝腿佐德式酸白菜、紅甘藍與水餃」。值得一提的是,此水餃並非大家印象裡的中式水餃,而是由馬鈴薯泥與一小塊烤吐司所和成的馬鈴薯球,得搭配肉汁享用,甜點則為水果沙拉,以及每次聖誕節必備的「Stollen 聖誕蛋糕」。
同時,其家裡還留了個傳統,聖誕夜當晚的餐桌上,必須要有「九」道不同的菜餚。原來,德國人也講究「意象」,期許新的一年能富足有餘,而他們的九道菜餚相當簡單,這次在餐桌上有:燉烤鵝腿、馬鈴薯水餃、酸白菜、紅酸菜、麵包、鹽、芥末醬、胡椒粉和酒。
酒足飯飽之際,即是互送禮物的橋段。除了相互為對方準備的個人禮物外,男友媽也為我們各自準備了一盤放有 Marzipan 杏仁巧克力、薑餅(Lebkuchen)、堅果和橘子等的禮物盤,實際上我們也在其他家人處收到類似的點心盤。其傳統能追溯到中世紀,在當時 Marzipan 和橘子都算是奢侈品,而堅果因耐儲存成為冬季的主要糧食之一;薑餅是自中世紀的修道院一路傳承至今,所以這一盤點心可謂是「收穫、富足、健康」的祝福。
年末走春,探訪雪白世界
隔日,我們搭上早班的火車,一路往東駛,沿途景色從繁華都市,轉為遼闊的大草原,最終抵達大舍瑙(Großschönau)。大舍瑙以其自然風景聞名,我們趁機前往捷克的「Lausche」山,來場年末走春。Lausche 山海拔約 800 公尺,當車緩緩抵達山腳下,未被陽光照耀之處,仍是一片白雪皚皚。我們一路向上攀登,沿途遇見的陌生人都會互相問聲好,這份溫暖讓我不禁也主動向下山的旅人打起招呼。
整趟路程約 20–30 分鐘左右,我們走走停停,欣賞遠處山巒間雪融的美景,以及身邊飄落的細雪。在山頂上,我們休息片刻,眺望美景之餘,一邊喝起男友爸準備的「蘋果熱紅酒」(Apfelglühwein),蘋果的甜味與香料滿溢的紅酒相互交融,為我們這趟冬日雪景之旅增添一絲暖意,也在心中默許來年的順遂與美好。
德國的聖誕氛圍濃厚,這次的節慶體驗,從採購聖誕樹、享用聖誕大餐到年末走春,讓我再次深入感受道地的德國聖誕傳統。身為一名旅居「義」鄉三年多的遊子,這樣的節日儀式也讓我在這片異鄉找到一絲熟悉的溫暖。
照片提供 / Ines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