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心房顫動易生血塊 中風風險翻5倍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04月22日03:05 • 發布於 04月22日03:05 •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報導
▲「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如果長期放任,中風風險也將大幅增加。(圖/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長期放任下,血液容易長期堆積、產生血塊,剝落造成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且此類患者的血塊有9成來自「左心耳」。桃園長庚副院長葉集孝指出,除了矯正心律、藥物治療來降低中風風險外,也可以評估是否採取「左心耳關閉術」來降低未來中風風險。

葉集孝說明,「心房顫動」患者的心房肌肉不時會像顫抖一般紊亂抽動,無法有效收縮,而讓心房失去功能,導致心悸、胸悶、頭暈、無力、呼吸急促等,也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表現之一,但有不少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對自己的病況沒有自覺。

然而,葉集孝指出,因為心房顫動所造成心臟跳動異常、血液流動不穩定等,很容易造成多重併發症,比如長期心房顫動的患者心臟衰竭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且心房內治療的血液可能逐漸形成血塊,在剝落時隨血流離開心臟,並造成血管阻塞,引起腦中風、腸中風、腎臟中風、肢體中風等。

葉集孝進一步說明,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會約是一般人的5倍,但可透過矯正心律及使用藥物來預防,尤其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所產生的血塊約有9成是源自「左心耳」,心房顫動患者若有接受心臟手術,若一併關閉左心耳,可避免血液滯留形成血栓,有效降低未來腦中風風險40%。

針對「左心耳關閉術」,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解釋,左心耳是心臟發育的遺跡,位於左心房前外側,因為內壁凹凸不平,容易形成血栓,利用手術關閉左心耳,有助於降低中風風險,通過心導管或外科手術安裝左心耳夾即可完成,不需開胸、也不需要讓心臟停止跳動。

陳紹緯說明,新式器材有別於傳統手術,不需要讓心臟停止跳動、剪除左心耳後縫合,手術時間縮短,出血機會也降低,若經醫師評估屬於中風危險較高的心房顫動患者、服用抗凝血劑仍反覆中風的患者、不適合長期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可以考慮接受左心耳關閉術。

葉集孝則再度提醒,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造成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導致失能、死亡。而心房顫動的發生率也會隨著年紀而越來越高,大家要提高警覺,即使沒有症狀,也必須積極接受治療。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