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竹南「撿桌」展 多媒材供品呈現中港中元文化

客家電視

更新於 2023年08月25日07:10 • 發布於 2023年08月24日11:00 • 鍾志明 苗栗竹南

苗栗縣竹南鎮中港地區,早期在中元節時會有「撿桌」比賽,就是拜拜時透過把桌上的供品,擺放整齊、布置漂亮,以展現誠意,為了重現這項文化,竹南番社特別舉辦中元節文化系列活動,結合課程體驗和展覽,重現竹南中港地區,這項特別的中元慶典文化。

竹南番社的戶外,地上放了一綑一綑的金銀紙,這是每年中元節前後,在竹南鎮中港地區可以見到的特殊景象,竹南鎮中港一帶生產金銀紙,過去有"地下錢莊"的戲稱,也因為當地人金銀紙產業是大月,這裡的人七月半,實在忙到沒時間準備供品。

苗栗縣在地文化推廣協會專案經理 張海翎:「七月這個算是大月,就是大月,然後大家要趕工忙著出金紙,出這個銀紙給客人,所以呢七月十五是來不及普(渡)的,於是我們就大家商議之後往後延幾天,在把貨都出完的時候呢,七月十八再來普(渡),做這個普渡。」

也因為金銀紙的大月,中港地區民眾延後普渡時間,為了彌補延後普渡,於是又衍生出撿桌藝術,利用烘焙、雕刻食材等做法,把供品設計成擺飾,表示對鬼神的虔誠敬意,竹南番社也結合食農教育,用烘焙設計玩食物的趣味課程,讓小朋友認識「撿桌」的供品文化。

參與食玩課程同學 郭宇衡:「因為做那個麵團有難度,(有難度),魷魚(魷魚喔?)螃蟹、雞。」

參與食玩課程同學 朱宣睿:「我們那天做的三牲的雞最難,(為什麼?)因為它的頭會一直掉下來,我們是用蛋白去當膠水,把它的頭黏上去的。」

除了有趣的課程,小朋友製作的麵包魚、魷魚、螃蟹,還會結合竹南番社舉辦的,"撿桌文化藝術展",共同成為展品,希望透過展覽與課程,喚起民眾,對於這幾年式微的「撿桌」藝術的回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