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韓國政府公布二戰被日強征勞工索賠案賠償措施

德國之聲

更新於 2023年03月06日10:46 • 發布於 2023年03月06日10:46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一(3月6日)韓國政府宣布了一項對二戰時期日本強征韓籍勞工的損失進行賠償的方案。

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韓國的基金會將代為賠償二戰時期日本強征韓籍勞工的損失。

日本共同社報道指出,朴振在記者會上指出:“希望與最近的鄰國日本一同為兩國的共同利益、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繁榮而努力。”他還強調,這是在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不再對長期陷入僵局的日韓關系置之不理,超越兩國對立並面向未來的新的歷史機遇”。

自從去年5月上任以來,韓國總統尹錫悅一直試圖推動修復韓日兩國間的歷史恩怨。

韓國和日本都是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華盛頓已敦促兩國修復關系,以便它們能夠合作應對朝鮮的核威脅。

韓日之間為何存在嫌隙?

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被並入大日本帝國,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治時期,日本在朝鮮半島先後采用強硬手段和同化政治等方式進行統治,並從朝鮮半島大量調用朝鮮兵、勞工和慰安婦。

戰後韓國要求日本對殖民統治做出賠償的訴訟不斷。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終審判定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新日本制鐵公司須為強征原告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行為支付賠償。兩家日企均拒絕服從判決。日本政府也認為向原被征勞工等賠償的問題基於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解決。

在此之後兩國關系惡化,日本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並將其從優惠貿易待遇名單中除名。韓國終止兩國《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幕後談判

最近幾個月,韓日兩國持續進行會談,以解決對二戰時期日本強征韓籍勞工進行賠償的問題。

按照最新公布的賠償方案,韓國行政安全部下屬日帝強制征工受害者支援基金會將出面代為支付2018年法院終審判決的賠償金及拖欠利息。

據韓聯社報道,賠償金將由民間自發捐贈等方法募集,今後將進一步拓寬基金會主要業務的資金來源。基金會已於1月修改章程,將“賠償日本帝國主義強制勞務輸出受害者及遺屬的損失”納入業務範圍。據悉,首批賠償金將由浦項制鐵集團等1965年《韓日請求權協定》的約16家受益韓企自發捐贈。

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允許有意願的日企向基金會捐款。

韓國被強征勞工及家屬對這一解決方案表示不滿,認為這意味著日本“獲得徹底的勝利”。

但韓國外長朴振表示,讓日本對歷史問題重新謝罪並不是真本事,更重要的是讓日本一以貫之認真履行以往表明反省道歉的官方談話。朴振打比方說,現在杯裡的水已經過半,今後如果日本拿出誠意,有望越來越滿。韓日商界正在醞釀自發出錢出力,促進韓日兩國面向未來發展關系。

(韓聯社、共同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