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哀居的年代,他們讀報紙
11月中旬,《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新書發表會於現流冊店舉行。在週間午後,仍有不少熱忱讀者抽空前來,難得的場景似乎也呼應了當年《臺灣新民報》文藝版的境況。
說到當今研究者認識日治時代的重要管道,不能不提到《臺灣新民報》,它是少數提供創作討論、期望提升臺灣文化的媒體,被廣泛視為彼時「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
《臺灣新民報》的前身是在東京發行的《臺灣青年》雜誌,到了1930年代才終於爭取到回臺灣發行日刊報紙。為了與日人資本的《臺灣日日新報》競爭,增加訂閱者與銷售量,《臺灣新民報》開始刊登連載小說,吸引讀者訂閱,也成為日治時代作家的重要發表園地。
在沒有手機網路的日治時代,報紙正是匯集社會資訊的樞紐,不起眼的泛黃油墨,琥珀一般封存了當時社會的各個層面。
這份具有歷史價值的刊物,歷經多年寒暑,佚失各處。近年來研究機構透過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楊肇嘉家族捐獻的六然居資料庫,整理、復刻《臺灣新民報》的散落檔案。
臺文館與蔚藍文化共同出版的《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正是以藝文視野切入,蒐集那些刊登在《臺灣新民報》的各式藝文作品,包括連載小說、詩歌、童話、插圖等。書中分成「日文校注卷」與「華文譯注卷」,沿著雙語軌跡,彷彿一輛通往日治臺灣的時光列車,途經文化的浮光掠影,重返1930年代。
➤散佚文獻重新出土
臺文館持續編纂臺灣文學相關史料,除了《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呂赫若失傳的連載小說《季節圖鑑》、跨世代的臺灣古典詩全集《全臺詩》也於今(2024)年完整問世。臺文館館長陳瑩芳指出,整理史料的基礎工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館方人員與歷任館長從臺文館成立前就在籌劃,一代傳一代的心血。
新書收錄的篇章,不乏失傳已久的作品。呂赫若次子呂芳雄先生欣慰表示,父親的小說〈季節圖鑑〉就是在《臺灣新民報》發表。過去只聞其名、不見其文,這次隨著報刊史料重新出土,彌補了缺憾。他也提及父親曾在《臺灣新民報》的延續刊物《興南新聞》擔任記者,史料重現意味著更親密認識父親,也彰顯本書的文學價值:補齊作家全集的疏漏,以及收錄少見的作家作品。
➤史料整理甘苦談
整理史料的工作挑戰耐力,好事多磨,也因此《臺灣新民報》史料遲至今日才編纂出書。《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套書是數名日文翻譯、校對、校注者的合作結晶。套書的出版計畫主持人是文藻外語大學日文系副教授黃意雯。她負責統籌各項專業分工,深諳其中甘苦,趁著新書發表會,她與讀者慷慨分享珍貴的出版know how。
黃意雯舉例,在日文打字判讀,若遇不小心折損的紙面,一首短短的童詩因此漏掉了幾行重要的訊息。有些日文字經年累月後糊掉,根本不能判讀。有的作家還引用錯誤的文學典故。甚至在日本總督府的「檢閱」制度下,有些文章因不符合國家政策,硬生生遭到塗銷。原文判讀的難題,在在考驗計畫團隊。為了推敲用字、還原文章原貌,他們反覆回到原文脈絡,比對不同篇章的相似字,或是查閱《臺灣出版警察報》等官方紀錄。
將日文翻譯成華文也是個挑戰,要如何符合作者的歷史口吻、呈現各類體裁的多樣性、同時顧及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一直是計畫團隊頭痛的難題。而黃意雯的解決方式則是翻譯專業分工,4名譯者背景相異,各自負責不同類型文章。例如研究小說的譯者就負責小說翻譯,而精通日本文學的譯者則專攻俳句翻譯。黃意雯也導入專業的翻譯理論與技巧,讓翻譯後的文字能「貼著原文」,流暢又不失真。
黃意雯接續分享,判讀日文、翻譯中文的同時,補充注解也是關鍵作業。報刊中某些修辭和隱喻,涉及特定歷史時空的背景脈絡,必須倚靠注解去補齊,讀者才能掌握上下文。注解作業依賴大量的文獻整理,過程歷時曠久,團隊還會仔細比對臺、日相關網頁內容,甚至調閱日本國會圖書館相關資料,只為了保證文獻的真確性。
嚴謹複雜的編纂過程,加上來回的翻譯潤飾,團隊耗時6年時光終於完工。但黃意雯肯認追求的理想:「身為國家的出版品,它跟一般的商業出版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它同時兼負了兩個工作,就是研究典藏跟教育推廣,我們希望這套書可以一次到位」。她也期待《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原文校注、華文譯注兩卷,能夠帶領讀者更深入解讀背景知識與參考文獻,並參照日本學界透過語言學、統計學分析文學的方法,開啟未來研究新火花。
➤昨日的新民報,今日的臺灣人
在今日,報刊紙媒幾乎被其他資訊管道淘汰,日治時期也已然過去,但《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仍具有當代價值。
臺大臺文所所長、同時身兼譯注計畫文學顧問的張文薰,從文學研究的視角切入史料,觀察《臺灣新民報》30年代的敘事特徵。例如文學中頻繁出現的「戀愛」、「親情」對立主題,30年代的臺灣作家不會將兩者描寫成全然的互斥狀態,沒有明顯的「弒父」情結,這異於日本小說、中國現代小說。或者,戀愛場所往往取景於都市或咖啡廳,襯托出當時臺灣人對都會生活的嚮往。
由史料挖掘敘事特徵,張文薰看到臺灣人長期維繫的特質,以及代代相傳的臺灣力量。史料協助當代讀者釐清作家寫作的契機與特徵,透露臺灣人面對世界的思考模式,這也是她身為臺灣文學研究者的任務:「對於一般讀者、對於今天活在21世紀的臺灣人而言,我們要如何告訴他們:你應該看看這個快100年的報紙?它的必要性在哪裡?」。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致詞時也強調報刊與民族興衰的牽連。他以《臺灣新民報》的前身《臺灣民報》為例,創刊號上就有文學作品的版面,更將該版面保留為華文出刊,足見文學作為體現民族性的試金石。
黃意雯則是分享那些穿插在嚴肅史料中的有趣資訊。報刊上隨處可見繪畫大師顏水龍的插畫、「拉吉歐」(radio日文音譯)時刻表、四格漫畫、婚姻仲介告示,還有各種民生用品廣告,香皂、藥品、女性保養品、藥酒、BOSCH電器、黑膠唱片……族繁不及備載,有的甚至搭配贈品促銷手法,令人眼花撩亂。
報紙可謂社會的縮影,一如《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所收錄的文學篇章,反映了日治時代下生機盎然的臺灣人群像,更吸引了讀者的眼球,從生活細節裡迸發共鳴。
看到炫目的廣告集錦,有讀者不禁表示:「很像現在的電視購物,廣告才剛貼出來商品就已經就快賣完了!」逗趣的類比引起現場哄堂大笑。承載文學歷史的百年報刊,直到今日還是能與臺灣讀者對話,歷久彌新。●
《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 華文譯注 卷1-4(不分售)
作者:林理基等
譯者:沈美雪、陳允元、廖詩文、盧秀滿
出版:蔚藍文化
定價:140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定期贊助
單筆贊助
300
500
1,000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300
500
1,000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謝銘鴻(文字工作者)
2024-12-17 11:30 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 日治時期, 臺灣文學館, 蔚藍文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