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嘉義長庚醫院骨科發表突破「超級細菌」 治療人工關節手術感染新思維

觀傳媒

更新於 12月19日08:08 • 發布於 12月17日08:13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任禮清、陳惲朋/嘉義報導】嘉義長庚醫院骨科彭國狄教授與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張沛鈞教授合作、分析、比較,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後遭感染的骨髓深部組織,導致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對比感染皮下軟組織所造成的蜂窩性組織炎,其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的抗藥性和致病力(俗稱「超級細菌」),使治療變得愈加棘手,共同研究發表,如出現手術傷口紅腫或化膿等異常變化的人工關節感染病人,應盡速就醫,並在必要時使用適當的抗生素,避免病情惡化成慢性骨髓炎。

長庚醫院指出,人工關節是治療嚴重型退化性膝髖關節炎最有效的方式,台灣每年約有6萬名病人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然而,此手術最讓病患及醫師擔心的併發症就是關節感染。根據文獻統計,約有1%的患者術後會遭遇感染問題,進而演變為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最常見的感染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由於抗生素的過度使用,越來越多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出現,也就是俗稱的「超級細菌」。這些超級細菌使治療變得愈加棘手,成為當前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和長庚大學醫學院合作完成研究,相關成果已發表於《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在同為「ST45基因型」的框架下(此為全球廣泛流行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藥性基因型),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所分離的菌株往往比蜂窩性組織炎所分離的菌株具有更多的抗藥性和更強的致病能力。

彭國狄醫師進一步說明,經細菌的全基因體定序分析顯示,多個與抗藥性和致病性有關的基因,在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所分離的菌株中皆有相同或類似的變異,但此基因變異極少發現於蜂窩性組織炎所分離的菌株。

此發現表示在深部組織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演進為更具威脅性的菌株。因此,人工關節感染病人如出現手術傷口紅腫或化膿等異常變化,應盡速就醫,並在必要時使用適當的抗生素,避免病情惡化成慢性骨髓炎,切勿輕忽。

閱讀更多
召委未到議事遭綠營杯葛 藍嗆:請對得起500萬客家鄉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