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心理師破解「心靈成長課程」爭議:要留意這點

換日線

更新於 11月29日07:01 • 發布於 11月18日05:40 • 邱意婷諮商心理師/不務正業邱總監
心理師破解「心靈成長課程」爭議:要留意這點
心理師破解「心靈成長課程」爭議:要留意這點

近期,許多網紅捲入「心靈成長課程」風波,像是 YouTuber 家寧在新頻道發布第一支影片〈有話要說!噓!【秘月期POPOO】〉後,不少網友認為她的談吐及表情顯得「詭異」,並質疑是否參加了心靈課程而影響精神狀況。

甚至,事件更延燒到多位網紅皆推出影片,討論自己曾參與「心靈成長課」的親身經歷,讓坊間相關課程會如何影響人的身心狀態,成為輿論焦點。

因筆者並非長期追蹤前述 YouTuber 的觀眾,並不容易判斷她的行為是否為異常,但或許對於她的忠實粉絲而言,由於表現與過去差異較大,因而引發了是否受到心靈課程影響的擔憂。

不過,究竟「心靈成長課程」是否適合每個人?為何有些課程的運作方式被認為是「邪教」?接下來筆者將從心理師的角度出發,以心理專業討論心靈成長課程所引發的可能疑慮。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的心靈成長課程一定都會帶來負面影響,但希望透過本文,讀者朋友們可以更理解如何從廣大的「療癒資源」中,判斷和尋找適合自己的途徑。

比起「心理諮商」,為何許多人反而先選「心靈成長課」?

一、時間與次數

心靈課程往往訂價較高,一次性可能達 2 萬到 5 萬元台幣,在上課前必須先繳完所有費用;心理諮商的單次收費約 2 千到 5 千元台幣,結束後才收費。

不過,心理諮商是「引導個案」而非「給予答案」,速度可能相對較慢,即便是短期諮商,仍至少需要 6-12 次的時間。這就如同改變一個習慣,思考或行為的轉變也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變化,並不是透過「告知」當事人作法就能立竿見影。

二、對效果的期待

可能是因為心理諮商並不會明確保證一定能達到特定效果,使得這樣的模糊性較不吸引人選擇,尤其是當人們在心靈脆弱或受挫時,會更希望能迅速找到明確的解決方式。因此對於想快速得到答案的人,會較容易受到心靈成長課程的吸引,認為這類課程效果更「明確」、能更迅速帶來改變。許多人(例如 YouTuber 尼克)也分享親友在參加心靈成長課程後,短期內就「變了一個人」,變得極度正向和溫暖。

相對而言,心理諮商需要更長的時間、個人的持續努力,才能看到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希望盡快得到答案的人們,較容易被心靈成長課快速見效的承諾所吸引,即使要付出的代價更高。

三、外界眼光與迷思

即便心理諮商的概念近年在台灣較為人所知,但是,承認自己「需要或正在接受心理諮商」對許多人來說還是不太容易,背後原因是怕被其他人汙名化、怕被認為需要心理諮商是「羞恥或有嚴重心理問題」的。

筆者身為諮商心理師,亦曾聽許多個案分享類似經驗──當向親友揭露自己在進行諮商時,對方可能會說:「你有嚴重到需要去做諮商喔!」這樣的回應方式反映出對心理諮商的迷思。但事實上,不論狀況如何,「諮商」都是一種可以嘗試了解自我的方式。

至於參加心靈課程,則多被認為是積極自我提升的行為,或是一種正能量的體驗,「上課」也是大部分人可接受的追求內心成長的方式。因此,比起告訴別人「我去做心理諮商」,說自己「去參加心靈課程」似乎較不會被另眼看待。這些都是許多人較不願尋求諮商,反而更依賴心靈成長課的原因。

「心理師」與「心靈講師」的專業資格有何差別?

在這次的網紅風波討論中,許多民眾對於心靈成長課的疑慮包含「師資」,認為老師、助教們的專業度參差不齊,且現場會營造出一種「權威感」、要大家服從老師的作法,聽起來似乎不太妥適。

在台灣,如果要成為一位心理師,必須具備「心理碩士學歷」、「兩年以上實習」、「考取國家證照」與「加入公會與執業登記」,才能依法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

相對於心理師的專業訓練,心靈成長課程講師的審核資格沒有相關法規可依循,也很難驗證講師的專業資格,常見的身分為宗教或靈性領袖、教育家、心理學家或商業機構,主因是許多資格認證未必是經由國家專業審核,更取決於講師的個人經驗是否足夠「厲害」到吸引民眾去報名上課。

此外,部分心靈課程會透過「三階段」的安排,標榜讓學員在參與課程後,也可以成為一名「療癒師」給予他人協助──這與心理師的訓練過程差異極大,畢竟心理師不會告訴個案在接受諮商一段時間後,就有能力去為他人諮商。在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下成為助人者,反而可能對他人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

《心理師法》亦有規定,心理師應謹守專業倫理,維護當事人福祉。基本上,心理師會在治療室裡提供服務,並不會在網站或社群平台上回答民眾的心理困擾,前者的治療情境和框架,保護了心理師和當事人彼此的獨立性,這並非任何場地或方式都能取而代之。再者,心靈課程在宣傳時,若提及類似「心理治療」、「心理諮商」等詞彙,可能會受到罰鍰;但若在描述提供的服務時規避相關字眼,仍然有許多灰色地帶無法可管,民眾必須謹慎判斷。

哪些心靈成長課程的「進行方式」必須留意?

部分心靈成長課的另一項爭議,則是會透過責難、貶低甚至情緒勒索的方式,致使學員留在課程,或透過類似「拉客」的方式,促使學員找更多人來上課。

這點據筆者觀察,除了工作坊形式,某些心靈成長課有一些固定的運作模式,例如長時間「馬拉松式」進行課程(馬拉松團體為常見的團體形式,但取決於團體內容如何進行)──當生理需求被剝奪時,身心脆弱或內心不安的人將更容易被說服,或更需要合理化說服自己待在團體裡的原因。

此外,在團體課程中的「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亦會讓個人傾向認同群體中大多數人的觀點或行為,如:講師的指令雖不合理,但大家都照著做,如果只有自己不做,反而顯得不合群或格格不入。當講師不允許成員之間有個別差異,成員也無法拒絕不想遵循的要求時,為了避免自己認知失調,就會「合理化」這些理由或信念,告訴自己被這樣要求是必須的,也會因為對團體有責任和忠誠感而更難離開。

另一種常見的現象是,某些心靈成長課程希望學員在課程「結業」後,邀請身邊的親朋好友來一起參與課程,表示這樣的信念可以讓世界更美好、造福更多的人,也會讓學員相信自己可以從「被助者」成為一名「助人者」。雖然接受心理諮商的人,也可能在嘗試後推薦親友尋求同一位心理師,但當事人仍有感受或決定是否要選擇該位心理師的決定權,畢竟每個人的個別差異應被尊重,適合你自己的不一定會適合你的朋友。

想尋求幫助怎麼辦?身為心理師給大家的建議

每個人在遇到人生低潮、心理脆弱、對現況不滿、人生失去方向,或是生活受到過去創傷經驗影響時,均可能會尋求不同的資源,希望能找回人生目標。這些資源有可能是星座占卜、算命、心理諮商或身心靈課程。

上述這些工具都可以作為個人自我探索、療癒身心的方式,然而,心理議題的形成,不論是因原生家庭、親密關係或人際關係,都是長期經驗累積而來;且即使是同樣的議題,對於不同的個體,也會因個人特質、過去經驗而異,形成的原因不盡相同。此時,透過心靈課程中「單一」的教導或分享方式,不一定有機會讓當事人正視自己的核心議題,或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

此外,心靈成長課程還有一點讓筆者較為顧慮的是,某些課程讓個人在團體中暴露自己的創傷經驗,但並沒有能力對創傷做後續的處遇或修復,就像把傷口挖出來之後沒有包紮,這也可能對個人造成心理的二度傷害。

另外,心理遭遇低潮或絕望的人,也可能在課程中過度相信權威,使得自我價值觀更容易遭到踐踏,認為事情的發生都是自己的錯、自己要負責任。

身為一名心理專業工作者,並不是要強調心理諮商是「唯一」能幫助自我成長的方式,而是希望民眾在尋求資源的同時,可以有更多的自我覺察和決定權──即使你需要協助,仍然有權利決定「如何」被協助。

最後,若發生以下狀況,建議大家可多加評斷,適時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 費用過於高昂
  • 情緒或身體界線不被尊重
  • 過程中感到不舒服或被威脅
  • 生理需求被剝奪
  • 強迫招攬新學員加入

真正的「幫助」,應該要能夠讓我們獨立思考,而不是遇到困難時,只能單一地透過尋求別人的建議或答案,那將永遠不會變成你思考過後的解答,必須慎之而行。

【延伸閱讀】

●創業講師、理財名嘴、心靈導師⋯⋯為什麼當代有這麼多「師父」和「信徒」?
●心理諮商、塔羅牌占卜、心靈成長訓練,有何不同?──從理科太太「諮商筆記」事件,教你挑選課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