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抗痘新觀點

科學人

發布於 2022年07月22日02:00 • 班德(Maddie Bender)

新研究深入了解痘痘的成因,期望找出有效降低發炎的解方。

(影像來源:《科學人》雜誌)
(影像來源:《科學人》雜誌)

如果痘痘是油膩的皮膚所引起,那為什麼好好洗臉仍無法防止痘痘產生?最近一項研究提供了一個答案,並且可能帶來新的預防方法。

痘痘內含輕微的局部細菌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細菌是痤瘡丙酸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這種住在皮膚細胞上的細菌平時對人體無害,但當皮膚的皮脂分泌增加,使得細菌的食物來源大量提升,細菌量就有可能成長到失控。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皮膚科教授蓋羅(Richard Gallo)說,我們所想的痤瘡,也就是膿?和紅腫,實際上是免疫系統和這些快速增殖的細菌的一場戰鬥。「以多數人來看,這並不代表你比較髒或洗臉洗得不夠乾淨,問題是你的免疫系統如何應付本來就存在於皮膚的細菌。」

如果把免疫系統和細菌想像為互相競爭的足球隊,痤瘡就是比賽結束時踢壞的草皮,而蓋羅主持的研究抓出了過去未知、特別容易破壞草皮的免疫系統球員。他和同事發表在今年2月《科學.轉譯醫學》的研究顯示,稱為纖維母細胞的一種結構細胞(通常不認為是免疫細胞),與臉部的這種對抗賽有關。研究人員透過小鼠和人類皮膚樣本,發現痤瘡丙酸桿菌會促發纖維母細胞轉變為脂肪細胞,分泌一種抗菌物質以及導致發炎的一些蛋白質。他們發現,相當有效的常見抗痘藥物視網醛(retinoid),其部份作用就在於阻止纖維母細胞轉變以及惱人蛋白質釋出。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的臨床皮膚科學家凱瑞(Jonette Keri)未參與這項研究,她評論,這項發現是思考痤瘡「令人興奮」的新視角,因為視網醛可能產生副作用,找出更專一的作用方式阻止纖維母細胞轉變,對於臨床治療將會「非常棒」。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2年第245期07月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