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颱風遲到!「坐二望一」 挑戰64年最晚發布警報紀錄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22年08月18日05:08 • 發布於 2022年08月18日03:28

記者洪玲明/台北報導

今年將挑戰64年來最晚發颱風警報的紀錄!(圖/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
今年將挑戰64年來最晚發颱風警報的紀錄!(圖/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

▲今年將挑戰64年來最晚發颱風警報的紀錄!(圖/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

時序來到八月下旬,暑假都快過完了,至今仍未有颱風影響台灣,今年將挑戰64年來最晚發颱風警報的紀錄!自1958年7月5號「首度」發布的蒂絲颱風海上警報以來,中央氣象局統計了64年的颱風警報歷史資料。另,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也說「今年颱風生成數的確偏少」。

已經8月中了,台灣至今還沒發布颱風警報,根據歷史資料,最晚發布颱風警報前五名為2010年8月30日的南修颱風、1993年8月17日塔莎颱風、1997年8月16日的溫妮颱風、2007年8月6日的帕布颱風、1975年8月2日的妮娜颱風,換句話說,今年至少第二晚,如果至八月底還未有颱風生成並發布警報,第一名寶座即將換人。

氣象局也統計近64年來 (1958-2021年)該年「首個」颱風海上警報,發生在4月有4次、5月15次、6月17次、7月23次、8月5次。另,氣候上7、8月為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的活躍時段,然而今年7月至今,只有5個颱風生成,是目前有紀錄以來第2少的一年,由於台灣夏季雨水來源十分倚賴颱風降雨,偏少的颱風也導致7月到現在,台灣各地雨量均明顯偏少。而下個星期南方海面的低壓區會開始有熱帶系統發展的機率,但是否有機會成為颱風或接近台灣,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氣象局長鄭明典受訪表示,太平洋高壓變強,其中一部分因素跟全球暖化有關,全球暖化的情況下,高壓越來越強、颱風越來越弱,學界研究以電腦模式模擬暖化背景下,颱風生成及侵台數都有下降趨勢,另外數據統計也發現強颱比例增加,比較弱的颱風數目則下降,換言之,一旦有颱風,出現強颱的機率就會比以前更高,對台灣天氣影響更劇烈。

氣象局預報員黃恩鴻補充解釋,中太平洋型態的反聖嬰現象導致太平洋高壓勢力強也較西伸,赤道東風帶偏強,兩因素影響,季風槽偏西側強度偏弱,加上台灣位處高壓勢力邊緣,即便孕育颱風的「季風槽」中有低壓系統生成,但要影響台灣的機率自然就偏低了。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77

  • 地球生病了
    2022年08月18日05:19
  • 黃進和
    國之將亡,天將收妳,
    2022年08月18日05:29
  • Jace
    德不配位,風不調雨不順
    2022年08月18日05:40
  • ☀️Max☀️
    不是說暖化會造成颱風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嗎? 怎麼感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2022年08月18日05:23
  • 楊民興
    王美花,皮繃緊一點
    2022年08月18日05:4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