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新聞/陳仕承、余壽生 台中報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成大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屏東恆春,發現台灣史上最完整的鯨魚化石,估計距今超過8萬5千年以上,光是現在發現到的下顎骨,長度就有223公分,推估標本全長,可能超過15公尺,現在化石,已經搬移到科博館,由專業團隊進行處理,而挖掘過程影像,也跟著首度曝光。
在屏東縣恆春鎮頭溝,由科博館和成大組成的研究團隊,有了驚喜發現,讓大家為之振奮,團隊成員,透過器具,小心翼翼,慢慢挖掘,每個步驟,小心謹慎,上完石膏,才能搬運。
研究團隊,發現的是,距至今八萬五千年以上的鬚鯨化石,前後歷經超過90天,密集挖掘,才順利將整具化石骨骼,帶出地表,不只出土過程,費盡千辛萬苦,搬移過程,同樣不輕鬆。
科博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姚秋如說,「整個骨骼完整度來評估,大概是12到15公尺左右,這次能夠在這裡,挖掘出有八層以上,全部的化石骨骼,我想對整個鯨豚類的古生物學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一回發現的鯨魚化石,光是一根下顎骨,長度就有223公分,初步推測,化石標本全長可能超過15公尺,而且化石完整度超過70%。
科博館學術副館長黃文山說,「科博館後續就是要鑑定,牠到底是哪一種,牠是誰 牠為什麼會來這裡,牠什麼時候來的,這個都很重要,所以我們覺得這個東西是,應該算是,我們博物館跟世界的專家,合作的指標。」
團隊成員,細心修復,希望能盡速,將這具台灣目前最大,最完整的鯨魚化石標本,完整呈現在科博館,讓民眾一賭,這「鯨奇發現」。
留言 0